中國磷肥工業協會中國硫酸工業協會消息:5月20~22日,全國磷肥、硫酸行業第十七屆年會暨兩協會五屆二次會員代表大會在杭州成功召開。磷肥、硫酸生產企業,設備制造企業、各地方協會、科研院所及媒體共計200多家單位、300多人參加了會議。
這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學習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十一屆人大二次會議精神,總結磷肥、硫酸行業2008年的工作和經驗,分析行業經濟運行態勢,明確磷肥、硫酸行業振興工作的重點,安排部署2009年的主要工作,抓住機遇努力拼搏,堅定信心共克時艱,引導企業穩步度過當前的困難時期。
中國磷肥工業協會理事長武希彥向大會做了工作報告。他以大量詳實的數據總結2008年行業所取得成績,他指出,這些成績是在年初國際能源、糧食價格上漲的背景下,隨著國際硫磺、鉀肥價格一路飛漲,導致磷復肥生產成本和價格不斷提高,我國政府為了保證國內需求,在實行化肥價格管制的同時,幾次調整關稅,禁止了化肥出口;下半年因國際金融危機暴發,嚴重影響實體經濟,隨著國際硫磺價格跳水,高價原料高價肥造成重大損失的極端困難環境下取得的,成績來之不易,應當認真總結和珍惜。在分析當前行業面臨著國內外市場需求萎縮、供大于求矛盾突出,企業庫存增加、價格大幅下跌,行業經濟效益下滑,生產經營困難的形勢時,他強調指出:磷肥行業近些年來積累的一些矛盾和問題已嚴重的制約了行業的健康發展,如產能過剩、一些地方還在盲目發展,硫鉀資源短缺、進口依存度高,產業集中度分散、低水平重復建設,資源利用率低、節能減排壓力較大等。這些矛盾和問題無論是從應對當前危機、克服目前的困難,還是從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角度看,實施產業調整已顯得愈發必要。因此,在安排2009年的工作目標和重點工作時他提出,一方面協會要加強調查研究,認真分析形勢,及時將行業狀況、動向和需求向政府有關部門報告,盡力為行業發展爭取國家優惠政策扶持。另方面希望企業在立足國內需求的基礎上,通過開展循環經濟與技術創新,延伸磷化工產業鏈、增加產品附加值,使資源利用達到最大化,環境污染的最小化,實現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的最大化,爭取消化去年結轉過來的虧損,使全行業實現盈虧平衡,要堅定打好今年行業攻堅戰的信心,為行業今后的健康發展創造條件。
中國硫酸工業協會理事長齊焉在她的工作報告中指出,當前國際金融危機仍在擴散蔓延,對中國實體經濟影響尚未見底,在諸多可變因素下,實難預測2009年我國硫酸行業形勢。按照磷復肥行業發展最順利的情況預測,2009年化肥消費硫酸量將大于2008年,約增長8%,而化肥以外工業消費硫酸量將很難增長。關于國際硫磺價格的后市行情,齊焉表示,根據各方面權威預測,世界硫磺供應將長期過剩,同時世界肥料市場回升形勢緩慢,因此,2009年世界硫磺價格將在低位運行。她要求硫酸行業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思想,實行產業結構調整,發展循環經濟,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行業,改變以擴大規模為主的發展模式,控制新上項目,防止低水平重復建設,繼續在管理創新、技術創新、機制創新上下功夫,使整個行業邁上一個新臺階。她強調,硫酸行業需要以高科技、高新技術和裝備來提高自身的經濟效益,加快走出困境。
會上,中國磷肥工業協會高級顧問張永志就磷肥產業結構調整的基本原則、重點方向等方面給出了相關解讀。他強調,結構調整的方向是提高中低品位磷礦利用率,增加磷資源保證度;加大對磷石膏的綜合利用;延長磷肥產業鏈,改善經濟效益。同時調整產品結構,研發磷肥新產品;調整企業結構,組建幾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企業集團。結構調整要堅持“有進有退,有所為有所不為”的方針,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效益為中心,提高市場競爭力。
在接下來一天半的會議交流中,有28位與會代表分別就行業現狀分析、對策與發展前景、發展循環經濟、延長產業鏈、測土配方與科學施肥、技術創新和營銷戰略創新等方面進行了交流和討論,共同探尋我國磷肥、硫酸行業健康發展的途徑。
與會代表一致表示,今年是新世紀以來我國磷肥、硫酸行業發展最為困難的一年,但也要充分認識到危機中蘊藏著重大機遇。隨著國家擴大內需保增長、調整和振興石化產業、增產千億斤糧食等各項綜合措施的加快實施,化肥剛性需求是長期存在的,穩定和提高農資產品的保障能力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行業必須盡快擺脫困境是我們共同的迫切愿望。代表們一致認為,《石化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為化肥行業產業結構調整指明了方向,今后必須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通過上大壓小、產能置換等方式,建立產能退出機制,淘汰技術落后、資源利用不合理的產能;轉變傳統的規模擴張發展方式,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效益為中心,以自主知識產權、自主核心技術推進產品的升級換代,以先進適用的技術改造現有裝置,不斷提高產品在國內外市場的競爭力,實現行業健康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