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中旬,真正左右鉀肥市場的無形之手顯示出其力量了。消費者與投資人不約而同地對堅挺的鉀肥價格亮出了不認同的紅牌。國內國際市場鉀肥消費量在今年上半年一路下滑,而鉀肥上市公司的股價也因受半年來不良業績的影響而下滑。國際鉀肥價格出現了明顯的松動跡象。
近兩周關于鉀肥的消息紛至沓來,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印度鉀肥談判大局已定的消息。俄羅斯生產商Silvinit率先在前期報價625美元/噸的基礎上大幅下調對印度的報價至460美元/噸。該公司下半年對印度的投標供應量為85萬噸,約占印度下半年采購量的一半。而后,這個尚未被供應商親口承認的價格引發了歐美和中東各上市鉀肥生產商股票價格的下跌。7月15日中國最大的鉀肥生產企業——鹽湖鉀肥發布了二季度盈利環比一季度大幅下降95%~66%的半年業績預告。而之前幾天全球最大的鉀肥生產企業——加拿大鉀肥公司宣布大幅降低第二季度收益預期。
目前影響鉀肥生產企業利潤的最主要原因是銷售量大幅下降。國際鉀肥生產企業不斷壓低生產量。而鹽湖鉀肥的報告顯示:一季度,該公司銷售氯化鉀50萬噸,二季度僅銷售10余萬噸。銷量大幅大降是鹽湖鉀肥去年以來就面臨的一個問題。去年公司實際生產氯化鉀產品209.46萬噸,銷售124.6萬噸,年末庫存134.99萬噸,產銷率僅59%。
國內磷肥專家翟際棟認為:現在是到了鉀肥生產企業調整其限量保價營銷策略的時候了。此前20年,鉀肥市場的變化基本是按照鉀肥壟斷者的意愿一步步走過來的。鉀肥價格的不斷高企,使他們堅定地認為鉀肥價格是可以人為操縱的。但是市場參與者不僅是生產商,還有消費者和投資人。今年上半年逆化肥弱市而堅挺的鉀肥價格,已經令全球鉀肥銷售量進入了多年未見的低谷。鉀肥生產企業已經不再是鐵板一塊,鉀肥定價的主動權開始發生逆轉。這也是完全符合市場經濟規律的調整。遵循價值規律的、沒有組織的市場參與者的集體消費行為就是市場中的無形之手。在目前全球性大宗商品供應普遍過剩的市場形勢下,看來這輪影響鉀肥市場的無形之手要勝于人為操縱。 (關小月)
對于印度簽訂合同的消息,相關人士認為,400~500美元/噸的報價與目前國內鉀肥價格相近。如果中國鉀肥進口談判重啟且達成合適價格,就能消除國內經銷商對價格走勢的擔心,增加鉀肥購買量。三季度國內市場有可能迎來消費旺季。本報已于5月 22日、7月3日、7月10日和今天,在A2版連續對國際國內的鉀肥行業及市場進行了專題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