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的一天电影完整播放在线观看,无码欧美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式影视,国产成人无码av,((丰满老女人》伦理hd,精品国产青草久久久久福利

信息搜索: 熱門:春耕 化肥行情 尿素價格
首頁 > 化肥市場 > 正文

從湖南農資市場看當前農資流通體系


農資網 2009年9月22日 10:42 來源:農資導報 【
近日,記者在湖南常德、益陽、岳陽、長沙、湘西等地的農資市場進行調查,發現了許多亮點,如由合作社為龍頭帶動的全農資服務、專業化防治及大農業產業鏈的形成等。然而在市場中,記者也發現了當前農資流通體系存在的一些問題,在此提出來,希望能引起業內有識之士的深入探討。
  重疊混亂的流通渠道
  益陽旺農肥業公司是當地的龍頭農資流通企業之一,據董事長丁小宗介紹說,3年前公司在資陽區的化肥市場份額能達到60%,但現在只有40%了。“主要是由于中化、九禾、湘農、煙農等這些眾多有實力的大農資公司進駐了資陽市場,瓜分了部分市場份額。”
  “值得一提的是,我們的鉀肥也都是從中化、九禾進貨,可現在他們也在做這個市場,從而導致市場價格十分混亂。所以,很多時候我們只能是從中化進什么價賣什么價,基本賺不到錢。要想掙錢就只能靠信息快點兒。”
  這也是所有縣級經銷商面臨的困惑。武陵區農業生產資料公司總經理王友元說,她的公司現在有150個網點,覆蓋30~40個鄉鎮。但是,除了復合肥有固定網絡、定點銷售外,其他產品根本談不上有網絡。“比如我的尿素、碳銨、鉀肥都是從湘農拿的貨,鄉鎮級經銷商也同樣可以從湘農那兒進貨。所以價格特別亂,大家也都賺不到錢。”
  在王友元的網點灌溪鄉農資店,我們看到門上掛了兩塊牌子:“鄂中復合肥灌溪鄉直營店”和“隆平高科農資連鎖店”。在鄂中的縣級代理商漢壽縣華輝農資公司,同樣也掛著“湖南湘農農資連鎖店”的牌子。這樣的情況隨處可見。
  丁小宗說:“由于無序競爭,碳銨我從上面進貨每噸600元,下面的網點商賣31元一包,加上搬運等各種費用,基層網點也是虧著賣的。”
  他們把尿素、碳銨、磷肥這些產品不講品牌、流通層級無序混亂的產品稱之為“大路貨”。這些產品一般都只能像賭博一樣地去賭后市,賭對了,從中撈一筆,比如像去年的鉀肥暴漲時,能掙到錢。在市場平穩的時候,則很難掙到錢。但農資經營總不能不賺錢,利潤從何而來呢?
  “復合肥和農藥。”
  “相比較化肥而言,農藥的利潤會穩定一點。市場形勢好的時候,批發利潤率在10%,零售利潤能達到30%。復合肥的利潤差不多在10%~15%。”。臨澧縣興農農資有限公司總經理師遠華這樣說。
  重復混亂的流通渠道雖然讓農民用上了便宜的肥料,但也帶來了流通環節各種資源的極大浪費,造成了人力的無謂消耗。更重要的是,帶來了復合肥和農藥流通環節的暴利。據了解,一般復合肥出廠價和零售價之間的價差都在500元左右。王友元說,她的一位網點商今年春季銷售70噸“鄂中”復合肥賺了7萬元。“因為廠家和流通環節降價的時候,零售環節不降。市場不穩,價格波動頻繁,我們對零售環節的價格根本無法控制”。
  而那些為縣級經銷商供貨的省級甚至國家級的大經銷商,有雄厚的資金實力、能拿到便宜的資源,買主自然是不愁的。所以,對于網絡和渠道的建立,更多的時候是形式大于內容,與客戶之間也只是一種簡單的買賣關系,談不上什么網絡維護和管理。
  令人困惑的營銷網絡
  “我下面有50個固定網點,基本在當地的每個村鎮都設立了。今年春季的時候,我下面一個網點的十幾個村民來到我的門店,要求團購4噸復合肥。在這種情況下,你說我是賣還是不賣?賣吧,把我下面的網點商得罪了;不賣吧,的確是一筆大生意。”這是記者在安鄉縣采訪的時候,豐園化肥經營部經理熊方喜向記者問的問題。
  “那你后來賣了沒?”記者問。
  “沒賣,讓他們到我下面的網點去買的。”熊方喜說。
  “你這樣做就對了。”記者對他的做法表示贊同,“為了維護網絡,有時候需要放棄。”
  同樣的困惑也發生在丁小宗身上。“今年政府推行的作物專業化防治,于國、于民、于環境都很好。我們是政府選中的試點企業,簽了6000畝的防治合同,每畝140元(含藥包打)。政府是好心,但是操作困難。一是下面的基層經銷商不愿意做這個事情,因為這樣一來他們的利潤少了。比如說,他們以前自己賣藥能賺50元,但專業防治以后他們每畝只能賺15元。如果不交給他們做我自己來承擔吧,又把他們得罪了。”
  記者說:“你一定要對網絡進行梳理,強制他們來做這件事情。專業化防治是新形勢下農資經營的另一產品,也是你奠定公司在當地地位的重要途徑。”但他還是覺得很難。
  盡管熊方喜和丁小宗都具有了較強的網絡維護意識,但是他們的網絡依然不很緊密。他們平時維護網絡的方式一般都是建立客情關系,比如禮尚往來、幫客戶解決問題、組織旅游等。
  湘北、湘西一帶縣級經銷商與鄉鎮級經銷商之間的網絡更加松散。
  岳陽市君山區合興農資經營部李濟生說,他的零售商基本都不固定,他們想從哪兒進貨就從哪兒進。
  吉首市供銷社農資經營部經理陳先永下面有14個網點,便是網點商也是想買誰的就買誰的,他說:“沒辦法,我經營的產品單一,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
  而作為零售商,抓大戶的理念也沒形成。岳陽市君山區錢糧湖鎮高橋村村民鄔德良承包900多畝土地,另外,通過訂單農業、簽約管理及回收各類蔬菜,種植面積達2000畝。他現在每年復合肥的用量有幾十噸,買農藥也花好幾萬元。但都是他自己到當地的農資店和農資大市場采購。“曾經有當地的農資經銷商找我進行定制供應和服務,但由于信不過,沒讓他們做。”現在所有的農業種植及管理工作都由他自己一人承擔,包括作物施肥、田間管理、病蟲防治等各項工作。
  鄔德良還說,他在用某品牌復合肥之前,用的是另一品牌的,效果也不錯,但給他供肥的經銷商說這個好,讓他試試,他就開始用這個品牌,現在又有別的品牌向他推銷。他正在試驗,如果好有可能再換。由此可見,基層經銷商在推廣產品中起的作用是多么大。
  日益增多的競爭對手
  我們在鄉村穿梭的時候,經常隔幾百米就能看到一個農資店,用“三步一崗、五步一哨”形容一點都不為過。
  漢壽縣華輝農資公司總經理張躍華說:“農資行業沒有門檻兒,誰都可以經營。特別是今年受金融危機的影響,很多外出打工的人都返鄉了,回來的人首選就是開農資店,所以競爭越來越激烈。”
  在益陽,資陽區植保站站長張益夫說,目前資陽區大大小小的農資經營店有200~300家,農資市場很混亂。
  臨澧縣陳家橋生資門市部店主雷詩元說,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開農資店的越來越多,村里與她同等規模的店有8家。
  岳陽市君山區合興農資經營部經理李濟生說,他們區大大小小的農資店有30多家。
  而在吉首,陳先永說:“一共有多少農資店說不清楚,反正每個鄉鎮都有五六個品牌化肥的農資專營店。”
  也許這正是目前基層農資店日益增多的根本原因。
  隨著競爭的加劇,帶來了營銷網絡的下沉,所以一開始,復合肥就選擇了一條與傳統肥料不同的銷售模式,就是直接做到終端。全國有6000多家各種證件齊全的復合肥企業,他們中的大部分都想在全國范圍內打造自己的品牌。而有了一定品牌影響力的企業,為了擴大在同一地區的銷售,還會采取多品牌戰略,在同一地區發展2家甚至更多的網點商。幾乎所有企業對經銷商都有規定:不能在同一個店里銷售其他品牌的同類產品。
  所以,盡管目前已有了那么多的縣級和鄉鎮級經銷商,某品牌湖南大區經理劉某還說:“目前我們在吉首想找個好的合作伙伴都很難。”
  而在基層做得較好的農資店更是受到前所未有的追捧。在灌溪鄉的鄂中復合肥直營店,店主盛光英說:“現在來找我們代理其他品牌的企業特別多,春耕的時候每天都有好幾撥。但是,我們已把手上現有的品牌做出來了,就不愿意再接新的了。經營的品牌太多就亂了,量也上不來。”農資店的增多帶來管理上的困難也是顯而易見的,比如竄貨、還有賒銷……
  難以克服的賒銷頑疾
  賒銷在縣級就開始出現。丁小宗說:“目前賒銷是最頭疼的事情,很難解決。下面做農資的人太多,要是做現款,生意就有可能被別人搶走了。雖然大家同在一地,客戶相互之間很了解,有信任感,如果有異常情況也能及時解決。但是,每年仍有幾十萬元收不回來。”
  漢壽華輝農資公司張躍華也面臨同樣的情況:“現在做農資的人太多了,幾萬元就開始經營,我又想把市場打開,就只能賒銷,反正我不賒別人賒。現在下面所有的網點商都差我的錢。一季下來,外面賒賬上百萬元,不過到年底都能收回來。”
  華容豐收農資有限責任公司同樣賒賬纏身,總經理劉福泉說:“一年2000萬元的經營額,現在外面還有100多萬元,特別是要推新產品的時候,必須賒。不過,磷肥、碳銨這些產品不賒。”
  對于這些二級批發商來說,賒銷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這是與中化、九禾這樣的大型省級公司競爭的另一手段。“中化、九禾不賒,很難做到終端。”丁小宗說。
  在鄉鎮終端,賒銷就更是家常便飯。在漢壽聶家橋祥發農資店,經理黃祥發一聽說我們要了解賒銷情況,提出了一個大袋子,里面放了二十幾個賬本,都是去年和今年的,一人一個賬戶,記得滿滿的。他說,因為賒不賒賬價格都是一樣的,所以來購買農資的人90%都賒。“這幾年賒銷愈演愈烈。農戶收入太低了,有的的確是沒錢才賒。我們一般還是賒給有信譽的人,盡管這樣,還是有10%的錢收不回來。比如有的農民修了房子、得了大病,實在沒有錢了,就收不回來了。另外就是人沒了也收不回來。去年就有好幾萬元沒收回來。”
  “賒銷是惡性循環。由于農民賒我們的,所以我們就只能向上賒。農藥基本都可以賒到,化肥就只能從上游張躍華那兒賒,但化肥廠家是不賒的,所以賒賬壓力都轉嫁到張躍華那兒了。”黃祥發說。
  “由于賒銷成風,有的農民有錢也賒。”臨澧縣陳家橋生資門市部店主雷詩元說。
  據了解,在走訪的幾個地區,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賒銷現象,無論是縣級還是鄉鎮級經銷商,平均賒銷額都占經營總額的30%左右。
  也有不賒銷的,比如寧鄉縣黃材鎮農技站農資店。站長謝喜中說:“我們寧肯不做生意也不賒。也因此流失了客戶,但是影響不大。賒賬并不是銷售的重要手段,關鍵還是要靠質量過硬的產品和專業的服務。”
  如何穿越無序競爭?
  其實,造成當前農資市場秩序混亂無序現狀的根本原因,就是現在的市場競爭還不夠充分激烈,大家都想從中分一杯羹,也能分到一杯羹。
  生產企業、國家級和省級流通企業、縣級代理都在紛紛打造自己的渠道和網絡,但又沒有能力、也許無心對網絡進行更好地維護和管理,從而形成現在的混亂。
  在采訪中記者發現了一個很明顯的現象,就是復合肥銷售網絡基本都直接做到縣級,而有的農藥企業已經越過縣級,直接做到鄉鎮終端。這種現象已經向省級農資流通企業提出了挑戰,如果再不進行良好的渠道和網絡管理,就會被架空。
  建立網絡和鋪設渠道并不是掛一個牌子那么簡單,而是要有豐沛的“水”在渠道中暢通有序地流動才行,而現在的農資流通體系是“滄海橫流,群龍無首”。
  而農資店無序增加的重要原因就是復合肥企業尚未整合到位。目前國內最大的復合肥企業在全國的市場占有率達不到10%。數量眾多、品牌各異的復合肥企業都想在全國范圍內建立自己的專賣店,必然也就催生了無數的經銷商。
  所以,解決渠道混亂、網絡繁重、農資店越來越多以及賒銷的根本辦法就是:整合。當大的龍頭流通品牌,像“國美”、“大中”這樣的復合肥品牌出現后,那些龐雜的渠道和網絡就會不生自滅,而新開的農資店也會因為復合肥品牌的消亡而消失。
  此外,就是加速農業產業化的發展進程,建立一條像灌溪鄉和黃材鎮那樣的農資經營+農化服務+農產品回購及深加工的大農業產業鏈模式,實現農業的商業化運作。湖南省植保總站站長歐高財說:“目前在湖南推行的還只是以農藥為主營的專業化服務,這只是專業化服務的一個環節。真正有生命力的還是需要全程化服務:統種、統治、統銷。”在農業專業化服務過程中,農資經銷商是最有優勢來承擔這一重任的,這也是農資經銷商開創光明前景的重要途徑!
【發表評論】 打印本文】 【舉報】 【關閉】【責任編輯:YanBO】
相關資訊
行情按地區分類
推薦信息
專題信息
熱點資訊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在線投稿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網站地圖
2004-2009©版權所有: 農資網,保留一切權利!
如果您有任何意見和建議,歡迎您E-mail至:ampcn#126.com
客戶中心:0371-63563512 13903839098 技術支持:0371-6356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