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合無公害種植
  據了解,中國是世界上擁有海藻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但國內海藻肥的開發起始于上世紀90年代后期,起步相對較晚。目前,國內在農業部獲準登記的海藻肥生產企業有29家。海藻提取物中含有能提高抗性的活性物質,如甜菜堿、多酚類化合物等,是一種高效、無公害的肥料,但目前海藻肥在國內肥料市場的占有率還很低。
  華南農業大學資環學院副教授張承林介紹,海藻肥在國內尚屬于新型肥料,以天然海藻提取物為核心物質,海藻中含有大量的非含氮有機物、以及鉀、鈣、鎂、鋅、碘等四十余種礦物質元素和豐富的維生素;海藻中的海藻多糖、藻朊酸、高度不飽和脂肪酸和多種天然植物生長調節劑等,具有很高的生物活性,其有效成分經過特殊處理后,呈極易被植物吸收的活性狀態,能夠調節植物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的平衡。
  據悉,海藻來源主要三大類:巨藻、泡葉藻、海囊藻。大部分產品都是以海藻粉為基礎原料,與大量元素等復配,按可溶性肥標準登記,而單獨的海藻粉并沒有相關國家標準。據廣東省內經銷商反映,目前海藻肥在廣東市場主要應用于無公害種植基地。
提取工藝定優劣
  真正的海藻肥主要原材料均來自于海藻,而全國僅有沿海地區等才有種植及生產。而且海藻肥的生產加工工藝有許多技術壁壘,致使目前多數廠家不具備生產海藻肥及持續增長的能力,成規模的企業僅有中國海洋大學生物工程開發有限公司、北京雷力綠色連鎖公司和青島膠南明月海藻集團等不足5家。目前國家還沒有相關標準,致使國內海藻肥產品魚龍混雜,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市面上海藻肥產品真假難辨,嚴重影響了消費者對海藻肥的信賴。
  有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海藻酸不是化學合成的產物,提取方法對于其活性影響極大,相同含量但活性不同的話差異也很大。目前最好的方法是采用酶水解萃取,其次是物理法,最差的是強酸或強堿進行化學提取。該人士表示:“用酶萃取的海藻酸,人食用也不會對身體造成傷害,它可以用于有機農業,化學提取則很可能影響食品安全。”
  據悉,絕大部分廠家均是采用化學提取法。據了解,目前真正掌握物理提純技術的國內企業屈指可數。北京雷力綠色連鎖公司客戶部主任萬雪冰指出,采用化學提取法最大的劣勢在于會破壞海藻內源物質的活性,而采取細胞破碎技術則可以使內源物質的活性最大限度的保存下來。
肥料來源有講究
  據介紹,同樣是海藻肥,海藻的來源卻是大有文章,當前大部分廠家海藻肥中的海藻其實就是海帶;真正質量好的海藻肥,其海藻均取自之深海中的海藻,比如雷力的海藻肥產品、加拿大的阿卡迪安等。兩者主要的區別在于,生活在深海中的海藻由于生長環境惡劣,其體內積累的內源活性物質含量要遠遠比海帶高。萬雪冰說,“如果用海帶做成的海藻肥,其效果和用雞糞、牛糞做成的有機肥效果一樣。”
  萬雪冰還透露,國內海藻肥產品很多都是采用海帶加激素和一些N、P、K等復配而成,這樣施到作物上看起來會見效很快,但實際上這里面并不是所謂的海藻在起作用,而是激素和元素肥料。“真正的海藻成分到作物上要隔約半月左右才能在外觀上表現出來,而實際上作物的內在生理狀態早就已經發生變化,外觀出現變化時表明作物生理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由于液態下海藻中的海藻酸極易與Mn、Cu等離子反應生成沉淀,復混型海藻肥的效果要大打折扣。萬說,“廣東農民喜歡將肥料與農藥一起使用,這要求海藻肥具備很好的穩定性,山寨海藻肥估計達不到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