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日前出臺了氮肥工業在“十二五”期間的發展規劃,按照規劃,河南省將不斷提高裝備技術水平,加強資源整合,增加氮肥品種,淘汰落后產能,嚴格市場準入,改善產業、產品結構。以實現規模經濟、提高產業集中度為目標,鼓勵企業兼并重組和采用園區化、上下游一體化發展模式,改善企業組織結構。以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為目標,發揮該省發展氮肥工業的資源優勢和農業大省市場潛力,鼓勵資源性產品有序轉移,優化產業布局。以提升節能環保和安全生產水平為目標,大力支持自主創新和傳統產業改造,提高行業整體素質和市場競爭力。通過推進結構調整,切實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增強行業可持續發展能力。
工作目標 原料結構和產品結構顯著改善。繼續提升高濃度化肥的比重,擴大緩控釋肥推廣規模。2015年氮肥行業通過淘汰落后、兼并重組,減少企業數量,提高產業集中度。生產向骨干企業集中,培育一批行業品牌龍頭企業。技術裝備和節能減排水平明顯提升。加快大型粉煤制合成氣等成套技術裝備在該省的示范工程進度,合成氨綜合消耗下降至1.6噸標煤。
具體辦法 提高氮肥市場準入門檻,限制低水平產能無序擴張。逐步淘汰能耗高、污染重的8萬噸以下合成氨裝置。重點發展高效復合肥、緩控釋肥等高端產品,提高高濃度化肥的比例。爭取到2015年,高濃度化肥比例提高到90%,施肥復合率達到40%以上。鼓勵企業實施兼并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形成2~3家百萬噸級尿素企業。支持中小氮肥企業由生產基礎肥向肥料二次加工轉移,配合農化服務,生產面向當地的專用肥。實現合成氨原料煤多元化,減少對高價無煙塊煤的依賴,降低生產成本,近期調整30%左右的合成氨原料結構,遠期達到50%以上。推廣氮肥生產污水零排放、廢水超低排放、廢氣廢固綜合利用等技術,提高節能減排水平和資源綜合利用效率。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建立直銷網絡,減少流通環節。開展測土配方施肥,提高肥料利用效率。
政策措施 完善產業發展政策,加大監督執行力度。及時編制《河南省化工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對氮肥工業嚴格執行行業準入條件、產品質量標準、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標準、能源使用和污染物排放管理辦法等相關法規。對屬于限制、淘汰類的企業,應嚴格按照產業發展政策,加大監督執行力度,確保產業結構調整順利實施。
建立企業退出機制,加快淘汰落后產能。企業關停和落后產能退出,必須保證職工的合法權益和社會穩定。應盡快研究建立產業退出機制,通過政府主導和市場調節相結合,促進結構調整順利實施。對必須淘汰的產能,要在能源、用水、信貸等方面限制其供應。對于明顯過剩的高載能、高污染產能,通過有效方式促其退出市場。對轉產其他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項目,在行政審批(備案)、土地、融資等方面應給予支持。
加快自主創新和創新型人才隊伍建設,為結構調整提供有力支撐。組織行業推廣先進、適用、成熟技術,開展行業重大關鍵共性技術攻關。重點是先進節能技術、清潔生產技術、稀缺產品和高端產品產業化技術、資源綜合利用技術等。
鼓勵企業對引進的國外先進生產工藝和裝備進行消化、吸收和再創新,提升行業整體技術裝備水平。強化石油和化工創新型人才隊伍建設,積極培養所需的技術人才、管理人才和技能勞動者,全面提高從業者的專業水平和綜合素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