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天從省物價局獲悉,隨著春耕的結束,因5-6月份化肥銷售以追肥為主,需求總量相對較小,近期化肥價格繼續穩中有降。據對省內主要化肥生產企業今年以來的產銷形勢的調查,化肥市場持續低迷,已導致部分企業盈利減弱,賬面虧損。
調查顯示,化肥生產企業產銷率普遍下降。在物價部門監測的省內六家化肥企業中,一季度,我省主要化肥產品尿素、三元復合肥、碳酸氫銨產銷率均低于 2009年和2008年水平。從出口形勢看,六家生產企業中,僅江蘇勁力化肥有限責任公司1、2月份有 1.65萬噸的尿素出口。
同時,原料成本依然偏高。據悉,成本的增加因素主要為:化肥用煤價格持續保持高位,電價上調,以及人員工資、保險等各項費用的上漲。
隨著化肥出廠價格的持續低迷,以及一些化肥生產企業因前兩年擴大產能導致攤銷折舊成本偏高,企業盈利能力普遍減弱。一季度,有三家企業賬面盈利,另三家則虧損。
專家建議,鑒于國家對化肥生產企業實行政策優惠的弊端日益顯現,應逐步取消對其的優惠,以經濟手段來控制淘汰落后產能,控制煤化工無度增長,引導化肥生產行業健康發展。同時應建立對農民的化肥價格補貼機制,改補貼企業為直接補貼農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