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由中國農資傳媒與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化工行業分會共同主辦的第二屆中國國際新型肥料發展論壇在上海召開,來自業內專家及企業代表近200人齊聚一堂,共同探討新型肥料的發展現狀及未來。與會代表一致認為,由于食品安全及節能減排的要求,新型肥料的發展迎來機遇期,不僅要將通過標準規范行業發展,還需要做好新型肥料的推廣,真正幫助農民致富,才能實現新型肥料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需求和政策帶來機遇
提起新型肥料發展的歷程,山東泉林嘉有肥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杜威深有感觸:公司在推廣有機肥的幾年中,由原來的1、2噸銷量到現在的30萬噸銷量,行業的發展給了企業更多的信心。山西昌鑫生物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劉俊文表示,公司投巨資建設大型生物有機肥項目,一方面在于人們對食品安全越來越關注;另一方面,我國政府非常重視環境保護,所以發展生物有機肥也符合政策方向。對于新型肥料的政策機遇,山東金正大集團副總經理陳宏坤表示,控釋肥的快速發展,要得益于科技部和農業部對控釋肥的政策支持。
論壇期間,國家加強農田水利建設對水溶性肥料的發展帶來的機遇同樣引起了與會代表的關注,代表紛紛表示,隨著食品安全及國家政策支持力度的不斷提高,新型肥料的發展將迎來越來越好的外部環境。
規范理性將主導行業
很多新型肥料產品在國內的發展時間不長,由于標準不完善而無法避免市場混亂。邢臺新合作威遠農資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淑平表示,在水溶性肥料方面,國家規定的50個含量的銷量很少,市面銷售的很多都是含量比較低的水溶性肥,而且在執法方面沒有一個全國統一的標準,使得水溶性肥料的管理比較混亂,影響了行業的健康發展。對此,青島瀚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大偉在論壇上表示,新型肥料的制定標準一定要與農民的需求結合起來,并且需要根據市場的標準不斷對標準進行完善,并且要在實際運作中利于操作。
中國植物與營養學會有機肥專業委員會主任沈其榮在論壇上表示,要搞新型肥料項目的建設,不要盲目去投資,一定要事前做好調查研究。
助農致富才能長遠發展
與以往論壇期間與會代表主要關注銷售技巧相比,本次論壇提到新型肥料的推廣時,與會代表普遍將通過產品的推廣來幫助農民致富作為最重要的推廣手段,所以最完美的產品就是新型肥料產品和技術的有效組合。
新型肥料發展的基礎最終還是要落實在農民的需求上,上海市農業生產資料公司副總經理樂健表示,性價比高的優質產品才能獲得持續的發展。作為基層經銷商代表,遼寧海城奧豐農資公司總經理魏廣則直言不諱地指出:經銷商并不關注產品的包裝,而是看這個新型肥料產品是否能在三到五年中,成為企業的一個主打產品。
論壇期間,許多與會代表提出了企業的社會責任,認為新型肥料企業只有本著負責任的態度去開發和推廣新產品,才能獲得可持續發展。重慶萬植巨豐生態肥業有限公司營銷總經理劉厚奎指出,有機無機相結合的產品是肥料創新中效果明顯且有成本優勢的產品,企業有責任為農民提供質優價廉的產品。山東華糧生物工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令新發出呼吁,企業在追求經濟利益的時候,要考慮通過產品為農民創造更高的經濟效益。
新型肥料的發展為精細化農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北京雷力(集團)公司總經理湯潔表示,公司在推廣海藻肥的時候發現,必須將施肥技術教會給農民,否則很難發揮海藻肥的功能。江蘇華昌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閔凡國認為,一定要將科技服務和產品有效地組合起來送到農民手中,精細化耕作需要精細化的施肥與營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