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藥是農業穩產增產不可或缺的保障,需求剛性,稻飛虱蟲害開啟農藥大年序曲。人口增加、食品結構升級和發展生物燃料,推動全球對糧食需求的持續增長。但全球糧食種植面積卻處于下降的趨勢,從20世紀70年代的7.5億公頃,降至目前的6.8億公頃。糧食種植面積的減少,全球氣候變化的日益多變,導致糧食穩產增產的壓力日趨上升。根據研究,如果不使用農藥,因病、蟲害引起的減產率平均為53.4%,因雜草引起的減產率平均為21.3%。農藥是農業穩產增持不可或缺的保障,全球對農藥量和質的需求穩步上升。我國農藥使用尚處于較低水平,單位耕地面積農藥消費量僅為8.6美元/公頃,約為美國的1/4,法國的1/15,未來還有較大的增長空間。
全球農藥市場規模穩步增長,草甘膦是第一大農藥品種。2000-2011年全球農藥市場銷售額復合增長率5.7%,2011年達到512.1億美元。亞太和拉美地區成為全球最大的農藥市場,分別占全球農藥市場銷售額的25%和24%。除草劑占(zhan)(zhan)農藥(yao)市(shi)場的半(ban)壁江山(shan),銷(xiao)售額占(zhan)(zhan)到(dao)全球(qiu)農藥(yao)銷(xiao)售額的42%,殺蟲劑(ji)占(zhan)(zhan)27%,殺菌(jun)劑(ji)占(zhan)(zhan)26%。草(cao)甘膦是第(di)一(yi)大類除草(cao)劑(ji),一(yi)直占(zhan)(zhan)據著全球(qiu)農藥(yao)銷(xiao)售榜的首位。2011年,草(cao)甘膦銷(xiao)售額占(zhan)(zhan)整(zheng)個除草(cao)劑(ji)市(shi)場的29%,占(zhan)(zhan)全球(qiu)農藥(yao)市(shi)場的12.1%。
全球農藥市場形成寡頭競爭格局,我國農藥行業整合成為近年的大趨勢。農藥行業對技術研發的依賴性大,高投入的高風險與高回報并存。為尋求規模效應和協同作用,上世紀90年代以來全球農藥行業兼并重組活動頻繁,行業集中度迅速上升。目前全球六大農藥企業先正(zheng)達、拜耳、巴斯夫、孟山都、陶氏益農、杜邦(bang)農藥(yao)(yao)銷(xiao)售額占全球農藥(yao)(yao)總銷(xiao)售額的(de)(de)81.7%,形成寡(gua)頭競爭格局。我國(guo)是全球最大(da)的(de)(de)農藥(yao)(yao)原藥(yao)(yao)生(sheng)產(chan)國(guo)和出口國(guo),但農藥(yao)(yao)行業(ye)集中度很低(di),在環保政策不斷提高的(de)(de)壓力(li)下,行業(ye)整合成為近(jin)年的(de)(de)大(da)趨勢。
我國草甘膦產能持續縮減,量變達到質變,供求狀況顯著改善。2007年我國成為全球第一大草甘膦生產國和出口國。2009年開始,國內草甘膦原藥產能不斷縮減,2011年平均每月正常開工企業數僅為登記企業數的10%,產能大幅回落到50萬噸,供求狀況顯著改善,建議重點關注公司有揚農化工、華(hua)邦制藥、聯化科技、長青股(gu)份、輝豐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