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底,農業部公布了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百強服務組織評選結果,湖南省有10家企業上榜,成為各省份之最。湖南統防統治做得風生水起,吸引無數人觀瞻也引發眾多思考:統防統治會很快席卷全國嗎?湖南模式是否沾染了過多的政府色彩?
盼政府支持
相對于湖南人的積極和熱情而言,其他省份在專業化統防統治上略顯被動或平淡。
廣西田園生化股份有限公司曾在廣西嘗試做專業化統防統治,但很快以失敗告終。“暫時不再做了”,公司總經理韋志軍解釋,最大的困難是,零散的農戶不像企業能獨立擔責。即便雙方簽訂了合同,有時也難以執行。另外,人工噴藥效率低,也不利于大面積推廣,政府推動力度也沒有湖南大。
“目前最頭痛是缺乏具體標準,一旦起了糾紛就很麻煩。”廣州市同志作物科學有限公司總經理范曙登表示,如果政府能提早制定標準,今后工作會順利很多。
作為最早樹立的示范點,龍川縣豐源農作物病蟲害防治專業合作社做統防統治并不順利。從去年5000畝晚稻到今年接近1萬畝,負責人袁奧說,“不能再做大了”,由于缺乏農業保險,一旦出現大面積糾紛,合作社自身難以承擔。袁奧希望廣東能給予統防統治組織更多的行政指導。
制約市場化
湖南省植保植檢站副站長唐會聯直言如果沒有省政府的大力支持,湖南的統防統治不會發展得這么好。跟湖南省相比,其他省份政府支持遠遠達不到如此力度,因此有人質疑湖南省的統防統治行政色彩濃厚。
唐會聯解釋,湖南統防統治走的絕對是市場路線,沒人敢碰政府不能直接從事經營這條紅線,同時,政府包辦也走不遠。
政府積極扶持自然好,但政府想法與企業理念畢竟有差異,這在某程度上限制了企業的市場化發展思維和路線。“隨著事業步入軌道,政府有些支持反而成為制約。”湖南一家從事統防統治工作的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企業的想法是利潤最大化,兼顧穩步發展,只有這樣才能長久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