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鉀肥
當前,全球鉀資源豐富卻因分布不均衡而極易形成壟斷供應,同時世界經濟形勢不確定性還在加劇。作為可溶性鉀資源相對短缺的中國,在即將到來的“十三五”期間如何保證儲備量,以達到穩定農資價格的目的,這是非常好的政策措施。建議在當前國際市場鉀肥供大于求、經濟環境對我國有利的情況下,可在儲備進口鉀肥的同時兼顧儲備國產鉀肥,比例最好是國產占到2/3,進口占1/3。尤其對鉀肥主產地青海、新疆等偏遠地區,運輸能力有限,國產鉀肥儲備有利于推動鉀肥企業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
內蒙古天宇匯景集團董事長劉貴忠:今后,國內鉀肥企業重點工作是推動行業調轉升級,發展循環經濟。為此,需要加大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突破高端,實現鉀肥產品的差異化發展,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我公司與文通鉀鹽集團合作投資的60萬噸/年精細鉀肥項目已經啟動,目的就是向以氯化鉀為原料的鉀系列產品高端產業鏈延伸,實現產業升級,同時帶動地方經濟發展。
河北工業大學海洋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袁俊生:開發新的鉀肥資源勢在必行。海水中的鉀總儲量是陸地的幾萬倍,且是可持續開發的天然資源。目前,我國自主開發的海水制鉀新技術可以生產出媲美進口產品的優質鉀肥,完全可以與大規模海水淡化工程配套實施,或與海水制鹽及純堿工業結合推進。預計到2020年,海水提鉀產業化規模將達到100萬噸以上,可有效彌補我國陸地鉀資源嚴重不足的狀況。
吉林省金秋農業生產資料公司副總經理孫大放:鉀肥行業必須加強企業管理創新,力爭形成產業集群品牌。第一要加強企業生產質量規范、體系認證工作,推動企業管理走向規范化、系統化;第二要使企業實施標準化工作邁上新臺階,國家要樹標桿、推經驗,引導行業標準化水平整體提升;第三要把全面質量管理落到實處,抓方法推廣,抓基礎管理,提高產品質量綜合水平。同時,要加大打擊假冒偽劣產品,打擊違法侵權行為,規范市場競爭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