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gong)業和信息化部(bu)7月下旬下發《關于推進化肥行業轉型發展的指導意見》,對今后化肥行業的發展提出了明確目標和發展方向。提出到2020年,氮(dan)肥產能(neng)6060萬噸(折(zhe)純量,下(xia)同(tong)),產能(neng)利用率提(ti)升至80%;磷肥產能2400萬噸,產能利用率提升至79%;鉀肥產能880萬噸,自給率提升(sheng)至70%。
對比2014年國內化(hua)肥產能情況就會(hui)發現,到2020年,雖(sui)然(ran)氮(dan)肥和磷肥產能整體上還是(shi)增加,但(dan)增長量卻(que)非常小。2014年(nian)中國氮(dan)肥(fei)產(chan)能6000萬噸(dun),2020年6060萬噸(dun),僅增(zeng)加60萬噸;2014年(nian)磷肥產(chan)能2350萬噸(dun)、2020年2400萬噸,僅增加50萬(wan)噸。氮(dan)肥和磷(lin)肥產(chan)能近(jin)似于零增長(chang),主要(yao)原因是現有的產(chan)能已經很大,供需(xu)矛盾較為(wei)突出,淘汰落后產(chan)能顯得(de)更為(wei)緊迫,而(er)不是發(fa)展(zhan)新產(chan)能。
鉀(jia)肥由于自給率不足,約一半需從國外(wai)進(jin)口,所以增(zeng)長幅度相對大點(dian),但考慮(lv)到鉀(jia)資源的可持續性(xing)和稀缺性(xing),鉀(jia)肥行業也不得盲(mang)目擴產(chan)。2014年(nian)中國鉀肥產能677萬(wan)噸,2020年880萬噸,增加203噸(dun),增幅30%,年(nian)均增(zeng)長率(lv)5%。
提出這樣的(de)(de)總量調控目標,主要原因有兩(liang)點(dian):一(yi)是根據(ju)農業(ye)生產(chan)(chan)需(xu)求確定。化肥(fei)(fei)是建(jian)設現(xian)代化農業(ye)的(de)(de)重要支(zhi)撐,為農業(ye)服務(wu),根據(ju)人口(kou)增長(chang)及對糧食的(de)(de)需(xu)求,確定農作物(wu)目標產(chan)(chan)量,然(ran)后根據(ju)每種(zhong)農作物(wu)需(xu)要多少氮肥(fei)(fei)、磷肥(fei)(fei)、鉀肥(fei)(fei),就可(ke)以確定化肥(fei)(fei)需(xu)求總量。二(er)是根據(ju)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長目標確定。化肥為中國農業生產和國家糧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貢獻,但近年來,化肥的過多過濫使用也帶來了一系列負面效應,不僅浪費資源,而且導致環境惡化。根據環境保護部和國土資源部發布的《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公報》,全國土壤環境狀況總體不容樂觀,因肥料濫用、農藥污染等因素導致的耕地土壤點位超標率高達19.4%。耕地土壤污(wu)染問題受(shou)到了(le)全社會的廣泛關(guan)注。2015年3月,農(nong)業部制定了《到2020年化肥(fei)(fei)使(shi)用(yong)量零(ling)增長行(xing)動方案》,要求“在更(geng)大規模(mo)和更(geng)高層次上推進測土配(pei)方施肥(fei)(fei)”,用(yong)提(ti)高肥(fei)(fei)料利用(yong)率的(de)辦法減少化肥(fei)(fei)使(shi)用(yong)量,同時(shi)又達到增產的(de)效果。
面對這樣的狀況,化肥企業必須改變以前攤大餅、一味貪大求全、盲目擴大規模的發展方式。工信部提出,今后原則上不再新建以天然氣和無煙塊煤為原料的合成氨裝置,氮肥行業參考產能嚴重過剩行業產能置換實施方案進行減量置換,也就是淘汰了舊產能,才能新增產能,并且新增的產能要小于淘汰的產能;磷肥行業不再新建或擴建濕法磷酸及配套的一銨、二銨裝置。
另外,更重要(yao)的是(shi),企(qi)業(ye)要(yao)進行產(chan)品結構調(diao)整。去年國內化(hua)肥總產(chan)能已達(da)13167萬噸,化肥產量達到8011.73萬噸;而(er)化肥需求(qiu)量僅為6610萬噸,生(sheng)產過剩量在1401.73萬(wan)噸,產(chan)能(neng)過剩問(wen)題突(tu)出。但目前產(chan)能(neng)過剩停(ting)留在(zai)傳(chuan)統基(ji)礎大化肥層面,科技含量(liang)高的(de)高效肥料、專用肥、水溶肥短缺。工信部(bu)提出,力爭到(dao)2020年,新型肥(fei)料施用(yong)量(liang)占(zhan)總體(ti)化(hua)肥(fei)使(shi)用(yong)量(liang)的比(bi)重從目(mu)前的不到10%提升到30%,氮肥、磷肥企業非(fei)肥料產品銷售收(shou)入比重達到40%~50%。鼓勵開發高效、環保新型肥料,重點是摻混肥、硝基復合肥、增效肥料、尿素硝酸銨溶液、緩(控)釋肥、水溶肥、液體肥、土壤調理劑、腐植酸、海藻酸、氨基酸等,包括穩定性肥料所需要的硝化抑制劑、脲酶抑制劑等添加劑和液體復合肥所需的工業磷酸銨、聚磷酸銨、硝酸鉀、磷酸二氫鉀等優質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