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國農技中心組織植保部門和科研單位專家對2017年農區鼠害發生情況進行會商分析,認為2017年全國農區鼠害總體呈中等至偏重發生趨勢(3-4級),東北大部、華南大部及西北部分地區呈偏重至大發生態勢(4-5級)。2017年預計發生面積4.5億畝次左右,比去年增加2000萬畝,其中重發面積(鼠密度超過8%)約6100萬畝,比去年減少600萬畝。從全國鼠情監測數據分析,全國農區鼠害總體進入平穩發生期,種群密度較高的地區主要集中在一些湖區、庫區、山區(半山區)等貧困地區以及部分農林、農牧交錯區,發生特點呈現出局部鼠密度高、發生范圍擴大、危害損失加重的趨勢。
一、發生趨勢
(一)農田鼠害
東北地區:偏重發生,其中:遼寧中等發生(3級);吉林東部大發生(5級),其他地區中等至偏重發生 (3-4級);黑龍江省黑河、齊齊哈爾、大慶等地區大發生(5級),其他地區偏重發生(4級);預計發生面積黑龍江5500萬畝次、吉林3000萬畝次、遼寧1300萬畝次。
華北地區:東部和北部偏重發生,其他地區偏輕至中等發生,其中:北京、天津、山西南部、河北南部偏輕發生(1-2級),河北北部張家口、承德地區中等至偏重發生(3-4級),東部秦皇島、唐山等地偏重發生(4級);山西中條山沿線、呂梁山脈沿線、恒山山脈沿線,臨汾、長治等丘陵山區中華鼢鼠、棕色田鼠偏重至大發發生(4-5級),內蒙古大部中等發生(3級),呼倫貝爾市、興安盟、錫林郭勒盟、烏蘭察布市、巴彥淖爾市等部分旗縣偏重發生(4級)。預計發生面積北京150萬畝次、天津200萬畝次、河北2000萬畝次、山西1800萬畝次、內蒙古1800萬畝次。
西北地區:局部偏重發生,大部中等發生,其中:甘肅、寧夏大部偏輕發生(2級),甘肅大部中華鼢鼠偏重至大發生(4-5級);青海大部高原鼢鼠偏重至大發生(5級);陜西大部中等發生(3級),陜北部分地區及陜南淺山區偏重發生(4級);新疆(含兵團)大部中等至偏重發生(3-4級),伊犁河谷、博州市、阿克蘇地區、和田地區、阿勒泰地區昌吉州、吐魯番市等農牧交錯區和農林交錯區偏重至大發生(4-5級),新疆兵團北疆塔城九師、阿勒泰十師、伊犁第四師、博樂第五師、昌吉第六師奇臺農場南疆第二師焉耆墾區等退耕還林地、玉米播種區域及糧食種植區偏重至大發生(4-5級)。預計發生面積甘肅1250萬畝次、寧夏100萬畝次、青海450萬畝次、新疆(含兵團)930萬畝次、陜西800萬畝次。
華東地區:局部中等發生,大部偏輕發生,其中:上海、山東、江蘇、安徽大部偏輕發生(1-2級),安徽沿淮局部地區中等發生(3級);江西大部中等發生(3級),江西環鄱陽湖地區及贛中、贛東部分山區、丘陵地區偏重發生(4級);福建大部偏重發生(4級),順昌、霞浦、邵武、詔安、云霄等地等地重發生(5級);浙江中等至偏重發生(3-4級)。預計發生面積上海100萬畝次、山東2200萬畝次、江蘇2590萬畝次、安徽950萬畝次、江西1800萬畝次、浙江1000萬畝次、福建950萬畝次。
華中地區:偏輕發生,局部偏重發生,其中:湖北、河南大部中等偏輕發生(2級),但河南豫東沿黃沙地小麥花生輪作區、豫西果園棕色田鼠偏重發生(4級),湖南大部中等至偏重發生(3-4級),湘南、湘西部分地區偏重發(4)。預計發生面積湖北1200萬畝次、河南1450萬畝次、湖南2500萬畝次。
華南地區:偏重發生,其中:廣東、廣西、海南大部偏重發生(4級),廣東粵東、粵北和珠江三角洲地區重發生(5級);廣西全州、靈川、宜州、北流、靈山、柳江縣、融水和上林等地部分地區重發生(5級);海南臨高、海口、儋州、東方、三亞等地部分地區以及南繁基地重發生(5級)。預計發生面積廣東2050萬畝次、廣西2100萬畝次、海南300萬畝次。
西南地區:中等發生,局部偏重發生,其中:重慶大部中等發生(3級),渝東南、渝西地區以及長江、嘉陵江沿線偏重發生(4級);四川大部中等發生(3級),四川川西高原農牧交錯區、川南丘陵區偏重發生(4級);貴州大部中等發生(3級),黔北、黔中、黔東部分地區偏重發生(4級);云南大部中等發生(3級),昭通市、文山州、麗江市、臨滄市、大理州的部分山區和半山區蔬菜、果樹、中藥材種植區偏重發生(4級),西藏大部中等至偏重發生(3-4級),拉薩、山南、日喀則、昌都、林芝五地(市)農牧交錯區偏重至大發生(4-5級)。預計發生面積重慶900萬畝次、四川2400萬畝次、云南3100萬畝次、貴州800萬畝次、西藏80萬畝次。
(二)農戶住宅區鼠害
預計全國農戶住宅區鼠害總體呈中等偏重發生趨勢。東北大部、華南大部、華北部分地區偏重至大發生(4-5級),內蒙古大部、西藏、新疆偏重發生(4級),華北、華東、華中大部、西北大部、西南大部為中等發生(3級)。湖北、重慶、甘肅、青海、寧夏偏輕發生(2級)。預計全年發生1.27億戶,比去年減少400萬戶,重發農戶超過(鼠密度超過5%)6000萬戶。
(三)鼠傳疾病發生情況
2016年前11個月,全國共發生流行性出血熱8032例、死亡40例,鉤端螺旋體病351例、死亡1例。隨著大部分地區氣溫回升,害鼠種群數量不斷增長,農村地區將逐步進入鼠傳疾病高發期,應高度重視。
二、預報依據
(一)北方秋季鼠密度偏高,有利種群恢復增長
據全國140個農區鼠害監測點監測,2016年北方部分地區秋季鼠密度持續偏高。黑龍江省農田鼠密度在5%-40%之間,農田最高達40%,農舍最高達40%,全省平均鼠密度在10%以上的重發面積達2500萬畝以上。吉林省農田害鼠密度在4%-22%之間,最高鼠密度達21.7%,平均鼠密度13%;農舍害鼠密度在4.5%-25%之間,平均鼠密度14.5%。河北省秋季最高鼠密度達12.5%。山西省中華鼢鼠平均鼠密度達10只/公頃,最高達28只/公頃。內蒙古農田鼠密度在1%-12%之間,農舍鼠密度在 2%-32%。甘肅省農田鼠密度地上鼠最高達12.5 %,中華鼢鼠最高達20.6只/公頃,農舍鼠密度最高達8.5%。青海省農田鼠密度地上鼠10%-15%之間;地下鼠15-38只/公頃,其中:門源縣高原鼢鼠最高達64.5只/公頃。新疆農田鼠密度0.6%-13.5%,農舍鼠密度0.9%-15%;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田鼠密度在1%-12%之間,農舍農密度在1.5%-13%之間。
此外,青海省共設立80個矩形TBS圍欄(每個200 平方米)監測鼠害,5個月共捕到1855只老鼠;吉林公主嶺地區采用5個60米直線形TBS監測在玉米田5個月共捕到456只老鼠;長嶺縣采用4個60米直線形TBS監測在玉米田6個月共捕到218只老鼠;內蒙古正藍旗采用800平方米TBS圍欄監測在莜麥田3個月共捕到254只老鼠;新疆博樂市采用4個60米直線形TBS監測5個月共捕到698只老鼠。上述數據均表明北方大部分地區鼠密度偏高,有利于種群的恢復增長。
(二)南方大部分地區鼠密度平穩,種群整體處于平穩期
南方大部分地區鼠密度較平穩,局部地區鼠密度出現小幅增長趨勢,海南、廣東等部分冬季瓜菜生產地區將受到影響;海南南繁基地鼠密度較高,受害程度較重。江西省農田鼠密度在1%-8.7%之間,其中:泰和縣鼠密度最高6.67%,農舍最高達5.4%;江蘇省農田平均鼠密度3.19%,農舍平均鼠密度4.39%,比上年略增,但增幅不明顯。安徽省農田鼠密度0.5%-3%,農舍鼠密度1%-5%之間,與上年持平。福建省農田鼠密度在 5%-13%之間,農舍鼠密度 3.5%-11%之間,與上年持平。仙游縣最高鼠密度達10.7%,順昌縣鼠密度最高達13%。湖北省與河南省平均密度在1%-2%,持續在較低水平。湖南省秋冬季農田鼠密度在2%-10%,農舍鼠密度在2.5%-10%,洞庭湖區11月東方田鼠鼠密度較低。廣西自治區農田平均鼠密度5.9%,農舍平均鼠密度7.6%,其中:靈山縣12月蔬菜田鼠密度最高達12.67%,與上年持平。廣東省農田平均鼠密度為8%,其中:雷州市10月份鼠密度最高達18%,南雄市11月鼠密度最高達13.5%。海南省農田鼠密度在8%-20%,農舍鼠密度在3%-15%,其中:臨高、三亞等局部地鼠密度持續增長。臨高平均捕獲率為19.6%,三亞市最高捕獲率達28%。廣東、海南局部地區出現鼠密度增長的趨勢。西藏自治區農田最高鼠密度達7.3%,農戶最高鼠密度達13.1%。四川省農田鼠密度在1%-8.5%,農舍鼠密度在 0.6%-5.3%,其中:江安縣11月鼠密度達6.5%,比去年略有下降。貴州省農田鼠密度在4%-8%,農舍鼠密度在3%-8.8%,比上年略有下降。云南省農田鼠密度在1.62%-3.41%,農舍鼠密度2.34%-6.25%,比上年略有下降。
此外,廣西靈川縣采用800 平方米矩形TBS圍欄監測4個月共捕到281只老鼠;四川省通江縣采用180米直線形TBS圍欄6個月共捕到111只老鼠,綿竹市采用180米直線形TBS圍欄6個月共捕到145只;河南郾城區采用120米直線形TBS圍欄7個月共捕到111只;陜西大荔縣采用120米直線形TBS圍欄3個月共捕到88只。上述數據均表明南方大部分地區鼠密度平穩,種群整體處于平穩期,少部分地區鼠密度出現增長。
三、主要優勢鼠種和春季防治時期
東北地區:以褐家鼠、黑線倉鼠、黑線姬鼠、大倉鼠為主要優勢鼠種,春季防治時期為4月下旬至5月中旬春播前。
華北地區:以褐家鼠、黑線倉鼠、中華鼢鼠、長爪沙鼠、達烏爾黃鼠為主要優勢鼠種,春季防治時期為4月上旬至5月上旬。
西北地區:以中華鼢鼠、褐家鼠、小家鼠、灰倉鼠為主要優勢鼠種,春季防治時期為4月中旬至5月中旬。
華東地區:以黑線姬鼠、黃胸鼠、黃毛鼠為主要優勢鼠種,春季防治時期為3月中旬至4月中旬。
華中地區:以黃毛鼠、黃胸鼠、褐家鼠、黑線姬鼠、棕色田鼠為主要優勢鼠種,春季防治時期為3月上旬至4月中旬。
華南地區:以黃毛鼠、板齒鼠、黃胸鼠、褐家鼠為主要優勢鼠種,春季防治時期為2月下旬至4月上旬。
西南地區:以短尾鼩、高山姬鼠、黑線姬鼠、黃胸鼠、大足鼠等為主要優勢鼠種,春季防治時期為3月下旬至4月下旬。
預計海南、廣西部分地區1月中旬至2月底即出現首次為害高峰期,南方大部分地區3月下旬至4月上旬為嚴重為害期,北方地區5月上旬至6月上旬為嚴重為害期。南方冬季蔬菜生產以及北方部分地區春播將受到害鼠的影響,特別是水稻育秧田、冬季蔬菜田和北方春播玉米田、大豆田預計受害較重;種植業結構調整區特別是糧改經、糧改豆等田塊預計鼠害危害將呈加重趨勢。(糧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