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受到尿素及復合肥的沖擊,2006年碳銨的總體需求量呈下降之勢,下降幅度為10%左右;碳銨價格則明顯受到了尿素價格的影響,仍處于相對高位。而2007年的碳銨市場,面臨三方面的壓力,總體情況不容樂觀。
一是需求量下降壓力。由于碳銨存在著養分含量低、易揮發、易結塊、不易儲存、施用不方便等缺點,不少地方的農民都減少了碳銨使用量而轉而使用尿素或者復合肥。近幾年我國的碳銨使用量一直呈下降之勢,2007年仍將延續這一趨勢,那些經濟較為發達地區的碳銨使用量預計下降速度更快。
二是生產成本不斷上漲壓力。我國90%以上的碳銨都是以煤為原料,2007年煤炭價格仍將居高不下。另外,電價上調對碳銨生產成本的影響也比較大。據中國氮肥協會統計,從2006年6月30日起,貴州、山東、山西、河南等地中小化肥企業電價上調后,增加碳銨生產成本9~22元/噸。
三是銷售價格難以大幅上升的壓力。碳銨的需求量在不斷減少,這對其價格上漲構成巨大壓力。
在看到不利因素的同時,也要看到一些有利影響。
碳銨的絕對使用量仍然比較大。碳銨曾長期是我國最主要的氮肥品種,自20世紀90年代后由于尿素產業的迅速發展,碳銨的使用量在不斷下降,但目前仍是我國除尿素外的第二大氮肥品種,每年的使用量近3000萬噸,絕對使用量仍然較大。有些地區的農民仍然喜歡使用碳銨。只要善于抓住季節性和地域性這兩個特點,生產廠家和經銷商都能獲得一定的經濟效益。
碳銨價格仍將處于相對高位。有兩個關鍵因素對2007年碳銨價格形成明顯支撐:其一,碳銨生產成本居高不下。其二,糧食價格。由于2007年國家仍將對小麥、稻谷等主要糧食品種采取最低保護價收購,糧食價格大幅下跌的可能性很小,這將對碳銨價格形成一定的支撐。
碳銨企業易于調整產品結構。目前液氨效益比較好,有些企業就減少碳銨產量甚至不生產碳銨而直接出售液氨。另外,碳銨企業不需很大的投資,就可生產與碳銨生產密切相關的產品,以獲得好的經濟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