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chun)耕(geng)備播之際,記(ji)者走訪小麥主產區冀中、冀南(nan)了(le)解到,農(nong)資價(jia)格只高不低、農(nong)業(ye)設施老化(hua)和農(nong)技知(zhi)識缺乏(fa),以及暖冬(dong)帶(dai)來(lai)的(de)負面影響,是目前農(nong)民最擔憂的(de)三(san)個(ge)問(wen)題,這將影響到今年河北省的(de)小麥產量。
農資(zi)一天一個價農民擔(dan)心繼續上漲
眼下正是小麥生長的重要時節。徐速繪 攝 記者采訪發現,農資不斷上漲是農民最大的擔憂。許多被采訪的農民告訴記者,盡管這幾年有國家的惠農補貼,但農業生產資料的持續上漲,使得種糧成本加大,效益減少。 邯鄲市是河北省的小麥主產區之一,目前已經開始為小麥施肥。永年縣六星村村民王賢良告訴記者,今年種子、肥料都比去年貴,一袋40斤的農用硫酸鉀,去年25元,今年漲到了28元。3月7日這天,他買了一袋100斤的本地碳氨,花了25元。而到3月8日他再去買時,價格已經漲到了26元。“一天一個價,不知道以后還漲不漲。” 為提高種糧效益,一些農民以減少投入來降低成本的做法令人擔憂。邢臺市隆堯縣大干言村村民彥海說,地里產出的糧食也就是為了口糧,因此很多人家在地里的投入減少,不求高產,夠吃就行了。比如澆水,走一個字(消耗一度電)一元錢,一畝小麥澆下來,至少要35元,因此本該澆三次水的地,為了省錢,就變成澆兩次水了。 據國家統計局河北調查總隊調查顯示,河北省農業生產資料價格已連續三年保持上漲的態勢,從而影響了農民對農業生產投入的積極性,去年全省全年化肥購買量減少2.1%。 據記者了(le)解,盡管去年市(shi)(shi)場糧(liang)食(shi)價(jia)(jia)格較高,但許多農民售糧(liang)普遍低于市(shi)(shi)場價(jia)(jia)格,并(bing)未從(cong)中獲利,糧(liang)商(shang)獲利要高于糧(liang)農。石家(jia)莊市(shi)(shi)趙縣南門村(cun)村(cun)民對記者說,玉米(mi)從(cong)去年平均(jun)每公斤(jin)1.1元上漲到(dao)現在(zai)(zai)1.4元左右,但由于村(cun)里的(de)(de)(de)玉米(mi)大(da)部(bu)分是在(zai)(zai)低價(jia)(jia)的(de)(de)(de)時候(hou)出售的(de)(de)(de),一(yi)(yi)公斤(jin)還不(bu)到(dao)1.2元,多數人并(bing)未得到(dao)漲價(jia)(jia)的(de)(de)(de)好處。大(da)部(bu)分利潤都被上門收購的(de)(de)(de)個體(ti)糧(liang)商(shang)獲得。據記者了(le)解,個體(ti)糧(liang)商(shang)每銷售一(yi)(yi)車(che)糧(liang)食(shi)平均(jun)凈(jing)賺(zhuan)300元,相當(dang)于農民種一(yi)(yi)畝糧(liang)食(shi)作物的(de)(de)(de)收入(ru),在(zai)(zai)收購旺季(ji)(ji)有時一(yi)(yi)天(tian)銷售四五車(che),凈(jing)賺(zhuan)一(yi)(yi)千多元,相當(dang)于一(yi)(yi)戶農民種糧(liang)一(yi)(yi)季(ji)(ji)的(de)(de)(de)收入(ru)。
農業設施老化(hua)、農技落后影響糧食產量
記者采訪了解到,近幾年,隨著河北省一些地方地下水位下降和機井設施老化,機井報廢增多,使得農田澆地成了一大困難。而部分農村由于缺乏有效的農業技術指導,也直接導致了糧食的減產。 滄州市孟村縣宣莊村張孟田說,全村共有機井40多眼,現在已經有10多眼壞掉停用,還有20多眼因水位下降,抽水澆地斷斷續續。滄州獻縣現在多數機井為“商品井”,農民用“商品井”澆地價格昂貴,每畝地澆一次水需30元到50元。去年小麥播種時由于干旱少雨,需造墑播種,部分農民選擇了不種小麥。全縣小麥播種面積下降了20%。其中,小南邵村僅種了100畝,下降67%,東洋村只種了50畝,下降95%;當地農業部門對賈莊村10戶農民做了調查,發現只有一戶種了二畝小麥。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大多農民由于缺乏有效的農技知識,在農作物的種植過程中,經常會出現高投入、低產出的現象。 石家莊新樂市同義莊村村民陳老哞對記者說:“我們不懂精播種和測土配方施肥等技術,種地全靠經驗,比如一會兒這家說二氨種地好,大家就全買二氨;一會兒那家說復合肥種地好,大家又全用復合肥。”陳繼周說,錢確實沒少花,但效益不高,他們村畝產小麥只有300多公斤。 一些被采訪的(de)農(nong)民對記(ji)者說(shuo),他(ta)(ta)們希望農(nong)業技(ji)術(shu)部門給予更(geng)多的(de)指導和服(fu)(fu)務(wu)(wu),但這方面(mian)做的(de)并不好。邢臺市隆堯縣(xian)(xian)耿莊村(cun)村(cun)民耿寶(bao)林和記(ji)者說(shuo)了一件他(ta)(ta)親身(shen)經歷的(de)事。去年種麥(mai)前他(ta)(ta)買(mai)了四袋(dai)(dai)磷肥,因為擔心是劣質的(de),就帶著樣品去了鄉工(gong)商所(suo),工(gong)商所(suo)要他(ta)(ta)去找縣(xian)(xian)工(gong)商局(ju)(ju),縣(xian)(xian)工(gong)商局(ju)(ju)要他(ta)(ta)找縣(xian)(xian)農(nong)業局(ju)(ju),縣(xian)(xian)農(nong)業局(ju)(ju)要他(ta)(ta)找縣(xian)(xian)質量技(ji)術(shu)監(jian)督(du)局(ju)(ju)。等他(ta)(ta)去了縣(xian)(xian)質量技(ji)術(shu)監(jian)督(du)局(ju)(ju),工(gong)作人(ren)員告訴他(ta)(ta),要交100元(yuan)(yuan)才(cai)能(neng)化驗(yan)。“四袋(dai)(dai)磷肥才(cai)花了320元(yuan)(yuan),化驗(yan)一下就100元(yuan)(yuan),這錢我可交不起,后來干脆就回(hui)來了。”耿寶(bao)林說(shuo),他(ta)(ta)希望真正有部門能(neng)為農(nong)民免費服(fu)(fu)務(wu)(wu)。
“麥(mai)無二旺”,暖冬可能會造成(cheng)小麥(mai)減產(chan)
今年河北省糧食主產區冬季普遍高溫,造成了越冬小麥旺長。農民們告訴記者,俗話說,“麥無二旺”,不該長的時候瘋長,該長的時候就不長了,肯定會造成今年小麥的減產。 石家莊新樂市同義莊村民陳繼周說,他家七畝地,全種了小麥。去年冬天冷得晚,麥苗老凍不住,竟然長到了一尺高左右,今年的收成肯定不會太好。邢臺市隆堯縣耿莊村村民說,去年11月底,小麥就開始“串節”,現在村里的小麥已經出了毛病,有的小麥長著長著就黃了,個別地里的小麥已經死了,我們不知道什么原因,但大家懷疑和天氣有關系。 保定市望都縣農業局植保站站長孫會說,由于溫度高,今年縣里的小麥返青比往年早四五天,由于冬天發生旺長現象,返青后小麥長勢并不好。另一個就是小麥病蟲害,縣農業局調查發現,今年紅蜘蛛、麥蚜、灰飛虱等病蟲害比歷年都要高。估計今年小麥產量肯定會受到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