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運籌帷幄,應對農資漲價■市場貨源充足,價格有漲有跌■農民心態平穩,備耕熱情不減

今年年初以來,受外省農資漲價的影響,我省各地也曾掀起一股農資產品漲價之風。針對這種實際情況,各地市政府及有關部門及時采取了一系列調控農資漲價的措施。目前,我省各地農資價格如何?農民購買農資備春耕的積極性是否高漲?各地經銷商有什么反映?本報記者聯合行動,對此進行調查采訪。
農民:雖然每畝地成本漲了20元
但糧價也高了商家:今年賣化肥不掙錢但為了農民愿犧牲些利益
由于齊齊哈爾各大農資市場上貨源十分充足,生產資料的價格相對平穩,除個別優質高效的新品種子出現缺貨價高的現象外,大路貨品種的價格與上年比沒有提高。不少農民說,國家實行“一免兩補”以來,今年的農資價格是漲幅最小的一年,種子、化肥、農膜、柴油等必需的物資雖說有漲有落,算總賬每畝地的成本漲了20元錢,但這兩年糧價高,投入產出比還是咱農民得到了大實惠。
而齊齊哈爾不少經銷大路貨農資的企業老板卻感到了危機:現在,越來越多的農民思想觀念發生了變化,種子挑高產高效的品種,化肥挑配比均衡的復合肥和有機肥,而他們經銷的大路貨品種,賣不上價不說,銷量也比不上往年。
在黑河市,農民覺得目前農資價格平穩,漲幅不高,能夠接受,購買農資的積極性較高。記者在農資經銷部門看到,農民們購買種子化肥等農資產品與往年比并無二致。
黑河的經銷商們也覺得柴油、種子等價格較平穩,唯有化肥進價高,又不能賣高價,所以不賺錢。但為了農民備春耕,也只好做出些犧牲。
今年備春耕,湯原縣政府動手早、力度大,監管到位,貨源充足。除玉米等個別品種漲幅偏高外,農資總體上價格平穩。化肥比去年略有上漲,漲幅在3%左右。農藥價格比去年略有下滑。農民對今年農資價格在政府的調控下,除個別品種價格漲幅偏高外,總體上價格平穩,認為能夠接受。
在政府采取調控農資價格前,記者采訪了農民孫喜,他眉頭緊鎖:“今年的生產資料價格又漲了,我家的三坰地就得多花近三百元”。針對孫喜等許多農民反映的今年農資價格上漲的情況,慶安縣采取全天候監控的辦法,加大對農資價格的調控力度,穩定了農資市場。農民孫喜再看到記者時高興地說:“現在農資價格與去年基本持平,有些略微漲一些,我們能夠接受。”
記者在當地的種子公司看到,種子價格和去年比較沒有變化。在農資店,據農藥經銷商介紹,國產農藥價格基本沒變,進口商每噸漲價近3000元。農膜價格沒啥變化,尿素和二銨價格比去年浮動百元左右。
各地政府高招應對:農資限價農資部門讓利撥發農資補貼
牡丹江市通過采用多種形式和措施,嚴格控制農資產品的價格,使農膜、柴油、大豆和水稻種子及基本春耕生產資料價格穩定,基本保持在去年水平。今年該市將力爭讓農民收入增長6%以上,農民人均收入繼續在全省位居首位。
年初以來,受外省農資漲價的影響,牡丹江市也曾掀起一股農資產品漲價風,使農民的種糧積極性受到挫傷,個別農民甚至產生棄田經商的念頭。針對這種實際情況,牡丹江市在備春耕中提前抓資金和物資籌集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控制農資漲價。該市首先通過新聞媒介發布農資價格,讓農民充分了解市場后再購買農資產品;有關部門對農資銷售進行了限價,采取農資經銷部門讓利農民,政府給予相應補貼;同時,積極組織貨源,讓各農資經銷部門根據今年農民種田需求購足農資產品。
據湯原縣種子管理站站長張玉杰介紹,在今年經營業戶增加、時間緊、任務重、人員緊張的情況下,他們采取早動手、放棄休息日的辦法,加大抽查力度,嚴把種子質量關。截至三月末,已抽查種子經營業戶54戶,占總業戶63戶的85.7%,合格種子18.4萬公斤,不合格種子1.75萬公斤,合格率達到91.3%。從抽查的結果看,湯原縣今年的種子質量好于去年。張站長還介紹說,今年種子的數量充足,能夠滿足全縣農業生產需求。
春節后,龍江縣為了保證農民備耕,組織工商、技術監督、農機、種子等相關部門,采取市場檢查、監督抽查等執法手段,嚴厲打擊生產經營假冒偽劣農資的違法行為,還組織多支農業執法小分隊深入田間地頭和農戶家中,隨時抽查檢測,傳授種子、化肥和農藥等農用物資的真偽辨別和偽劣農用物資的危害等知識。各村聘請了100多名義務監督員,公布了舉報電話,使廣大農民足不出戶,就能解決“投訴難、維權難”的老大難問題。
黑河市委、市政府對農民備春耕給予高度重視,為讓農民放心購買農資產品,全市質監系統以“質監檢測進鄉村,服務農民到田頭”為主題,擴大“農資打假下鄉”范圍,組織開展了“進百村、入百戶、抽百樣”農資打假活動,切實做到了“三查三防”。一查經銷企業,防止企業銷售不合格產品;二查倉儲場所,防止不合格農資產品流入市場;三查假冒偽劣,防止坑農害農行為的發生。黑河質監局執法人員對市區內11家化肥經銷企業、14家農藥經銷企業進行了執法檢查,將企業所經銷產品的名稱、生產廠家、進貨渠道、是否為國家免檢或中國名牌產品等情況進行了登記、抽檢,嚴把化肥和農藥產品質量關,決不讓不合格農資產品流入市場。
鏈接
春耕以來,全國各地化肥價格普遍呈平穩上漲趨勢,尤其是國際磷酸二銨價格的飛漲,帶來國內磷酸二銨市場的隨行上漲,復合肥、尿素、碳銨也以上漲的走勢激蕩著市場。全國化肥市場一片呼“漲”。
據安徽人民廣播電臺報道,今春安徽阜陽市農資的價格同比漲幅超過了20%,有的品種漲了30%以上。
據中國財經信息網的消息,農業部近日在山東濟南章丘市、青島萊西市進行的一項調研顯示: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基本上抵消了減免農業稅給農民帶來的好處。
從章丘和萊西兩市的情況來看,與去年同期相比,部分玉米種子的價格上漲了近1倍,農膜價格上漲了50%~60%,化肥價格總體上約上漲了30%,其中復合肥、磷肥價格上漲35%~40%,二胺、尿素價格漲幅一般在10%左右,農藥價格上漲了10%~20%。由于農資價格上漲,農民的生產成本每畝上升了50元左右。
據農資網報道,目前甘肅外省化肥平均上漲了300元/噸,本省化肥也平均上漲了200元/噸。去年地膜600~700元/噸,現已漲到了1000元/噸。
中國經濟網報道,今年以來,新疆農業生產資料價格呈現大幅度上漲之勢,創近8年來歷史同期新高。
據有關部門調查,從農資種類看,調查統計的10大類農資商品價格全面上漲,就連多年來價格一直平穩的農具價格也出現上漲趨勢。1~4月份,小農具價格同比上漲5.4%,半機械化農具上漲2.2%,機械化農具上漲0.2%,農藥及農藥器材上漲3.2%,農用機油上漲2.3%,化肥價格漲幅均超過10%。
此次農資漲價中,對價格總水平影響最大的化肥價格上漲12.6%,由于化肥價格的上漲引起農資價格總水平上漲4.3%,其中氮肥、復合肥價格分別上漲12.7%和17.7%,磷肥和鉀肥分別上漲7.9%和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