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記者在江蘇省高淳縣紅太陽農資連鎖經營漆橋中心店看到,“12316”農資舉報電話醒目可見,農技農資信息欄里寫著油菜菌核病的防治要點,聘用的一名農技服務員正在給一個買種的農民提供咨詢,南京市農林局統一印發的“購買農資提醒手冊”擺放在柜臺上……在相距不到百米的蘇農連鎖企業漆橋店也是基本相同的情景。高淳農林局的同志告訴記者,目前農資連鎖經營已覆蓋全縣所有鄉村,通過農資連鎖配送的農藥、肥料、種子已分別占到市場總量的80%、85%和100%。
2006年以來,江蘇省把農資連鎖經營作為“放心農資下鄉進村”工作的主要載體,鼓勵、引導、服務農資連鎖經營,全省農資連鎖經營出現三種模式:一是以宿農農資連鎖有限公司為代表的農技部門組建的連鎖經營企業,將農資連鎖經營與技術推廣服務緊密結合;二是以江蘇蘇農連鎖集團為代表的供銷社系統組建的連鎖經營企業,利用原供銷社系統比較健全的銷售網絡和倉儲體系,改革管理體制和經營機制,形成高效、暢通、有序的農資物流新體系;三是以高淳紅太陽種業有限公司和南通和盛公司為代表的民營企業組建的連鎖經營企業,利用自身豐富的資金、較高的經營管理水平和靈活的市場營銷手段,拓展農村市場,發展農資連鎖經營。
農資連鎖經營企業依靠健全的營銷網絡、規范的經營機制、良好的品牌效應、誠實的企業信譽,在實現自身經濟利益的同時,也成為打擊假冒偽劣農資產品,維護農民合法權益,推廣農業科技知識的有效載體,初步實現了“農民得實惠、企業得發展、市場得公平、政府得放心”。江都市農資連鎖企業普遍實現了“五項制度”和“六個統一”,即:農資市場聯絡員制度,農資商品查驗制度,農資商品申報管理制度,農資商品質量不合格下架、召回、賠償制度,農資商品入市索證和索票制度;農資經營戶統一懸掛營業執照和有關農資經營許可證,統一進銷存臺賬,統一明碼標價,統一張貼農資企業誠信經營承諾書和質量安全責任書,統一使用農資商品質量信譽卡和農資商品買賣合同,統一公布投訴舉報電話。南京市農業部門按照“政府推動、企業主導、技物結合、網絡服務”的形式,積極鼓勵、引導農資連鎖企業發展農資農技雙連鎖經營,通過農資經營和技術推廣有效結合、網絡化連鎖服務,使農資供應貼近農村、適應農時、方便農民,讓農民買得放心,用得稱心。2005年至今,全市共建552家雙連鎖網點。每個連鎖企業以縣為單位專門成立了技術服務隊伍,鎮村連鎖企業則分別以本級農技人員為技術依托,實行技術服務與農資銷售結合,農技信息與田間示范結合,農情員與售貨員結合;同時,將雙連鎖與農業部門正在實施的測土配方施肥、病蟲害統防統治等工作相銜接,做到“四上”,即:展示點上牌,有農技農資雙連鎖、測土配方施肥專供點、統防統治農藥供應點標牌;技術人員上崗,每個連鎖店至少有一名技術人員在農技咨詢臺掛牌上崗,解答農民問題;技術內容上墻,在店內張貼新品種、新技術、測土配方施肥、農資打假、病蟲害防治技術等張貼畫,農技推廣欄及時更新栽培技術、病蟲害防治等技術要點;大戶服務上門,連鎖店與種植大戶掛鉤服務,為大戶提供優質的農資和技術服務。
現在,江蘇農資市場出現了“三降三升”的喜人局面。“三降”即投訴舉報下降、案件查處下降、由假劣農資引發的農業生產事故下降;“三升”即市場抽檢合格率上升、連鎖經營網點數上升、連鎖經營市場占有率上升。2007年全省受理農資舉報案件1094件,立案查處案件2803起,同比下降30.4%和12.5%,全省沒有發生一起特大因農資質量引發的農業生產事故;截至2007年底,江蘇全省已發展農資連鎖經營企業388家,設立連鎖經營網點超過1萬家,農資連鎖經營所占市場份額由2005年的不到20%上升到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