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焦炭出廠價是2150~2200元/噸,較去年底上漲了500元/噸,銷售十分順暢,企業幾乎沒有庫存。”山西長治焦炭有限公司辦公室主任萬里平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但當記者問及企業利潤是否隨焦炭價格上漲同步增加時,萬里平卻一連說了兩遍“沒有!”據他介紹,雖然焦炭價格漲了,但煉焦煤價格同樣大幅上漲了,目前煉焦煤到廠價1000多元/噸,較去年底上漲了250元/噸,再加上勞動力成本和排污費的增加,噸焦炭毛利潤其實只有200元左右,并未大幅增加。
陜西陜焦集團是陜西省第二大焦化企業,目前擁有73萬噸/年的焦炭產能,正在建設的35萬噸/年焦炭生產線今年6月投產后,將使其焦炭產能提升至108萬噸/年。該公司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別看焦炭價格在瘋漲,但每噸焦炭的利潤只有100元。”目前陜焦公司的焦炭出廠價是1950~2000元/噸,較去年底上漲了約400元/噸。但今年以來,不僅山西產優質煉焦煤貨緊價揚,就連陜西韓城的瘦煤到廠價也在1200元/噸以上,陜西黃陵的高含硫煙煤的價格也較去年底上漲了300元/噸,僅煤炭價格上漲一項,就使焦炭成本增加了400元/噸,再加上運輸、環保費用和勞動力成本的增加,焦炭綜合成本約增加500元/噸,不僅徹底抵消了焦炭價格上漲帶來的收益,還“吃掉”了100多元利潤。
但上述兩家企業算是幸運的,至少還有點利潤。而貴州華能焦化制氣有限公司則在此波焦炭價格飆升行情中出現了虧損。
貴州華能焦化制氣有限公司市場部經理張東強無奈地說:“我們現在的焦炭出廠價是1800元/噸,而原料精洗煤到廠價已達1500多元/噸,1噸焦炭僅原料成本一項就已高達2000多元,再加上其他各種費用,生產焦炭不僅不賺錢,反而每噸要賠200~300元。”
張東強談到,今年以來,由于鐵路運輸十分緊張,原來通過鐵路運輸的煉焦煤和焦炭只能通過公路運輸,不僅大大增加了企業的運輸成本,還抑制了焦炭產品價格的上揚,使貴州焦炭價格普遍較全國其他地區低100~200元/噸。“如果不是公司的粗苯精制、工業萘、焦油、硫銨等化工產品每月能收入近百萬元,光靠焦炭,企業恐怕早都撐不下去了。”
內蒙古慶華焦化集團公司、山西焦化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陜西黑貓焦化有限公司等眾多焦化企業均反映:焦炭價格的上漲幅度,遠比不上煉焦煤價格的上漲速度,焦炭產品本身并不賺錢,真正賺錢的是煉焦副產品。內蒙古慶華集團公司有關負責人斷言,今后企業比拼的已不再是焦炭規模的大小,而是焦化副產品的多少和產業鏈的長短,那些只焦不化的企業,在煤炭價格不斷上漲和環保費用不斷提高擠壓下,只有死路一條。“在這波焦炭價格飆升行情中,焦炭本身并未給慶華公司帶來收益,而是去年9月底投產的20萬噸/年焦爐煤氣制甲醇項目及其他焦化產品為公司帶來了豐厚回報。”這位負責人說。
中國煉焦行業協會會長黃金干告誡焦化企業,受國內煤炭行業治理整頓、澳大利亞發生50年不遇洪澇災害導致國際上煉焦煤主要供貨商必和必拓等公司大幅減少煉焦煤出口等因素影響,今后一段時間煉焦煤供應仍將貨緊價揚,而焦炭產品卻可能遭遇鋼鐵巨頭等的抵制,價格難以同步上漲,焦炭企業利潤會進一步縮水。企業只有在回收焦化副產品、延長焦化產品產業鏈上下功夫,才能立于不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