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天津市玉米播種面積280多萬畝,其中夏玉米播種150多萬畝,播種面積較近年有所增加。玉米生長前期4月下旬至7月上旬降雨天氣尤其連續大到暴雨天氣偏多,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降雨偏少,出現連續高溫干旱天氣,氣候條件較為特殊,至使玉米生長中期,在不同地區,多種病蟲害有不同程度的發生。各區縣植保部門加強田間玉米病蟲監測工作,適時組織防治,為確保玉米正常生長,做好了各項準備。當前發生的玉米主要病蟲害有以下幾方面。
一、玉米葉片生理性病害
6月下旬前后,天津市各區縣普遍出現連續大到暴雨天氣,使一些低洼以及排水條件差的地塊玉米田積水嚴重,造成玉米根系發育不良,降低了植株肥水吸收能力,玉米出現缺素癥,主要表現癥狀為:由葉片尖部開始出現退綠色黃斑。7月下旬期間該癥狀發展迅速,望各區縣結合玉米病蟲防治及時組織噴施葉面肥。
二、玉米葉螨普遍偏重發生
玉米葉螨在全市一年發生10-15代,6月份在春玉米和麥套玉米田常點片發生,7-8月份進入為害盛期,整個發生過程中世代重疊嚴重,干旱少雨天氣有利于葉螨發生。
入伏以來,我市降雨偏少,出現階段性干旱,至使玉米葉螨在田間普遍發生。近期調查,發生嚴重地塊有螨株率達100%,單片葉有螨量達萬頭以上,全株由下部葉片至天穗布滿葉螨,被害玉米全株葉片已表現出嚴重失綠,對玉米產量已構成一定影響。目前,正值玉米葉螨發生高峰期,薊縣、武清、靜海春玉米田葉螨中等偏重至大發生,部分地塊葉螨已開始遷入夏玉米田為害。如近期沒有大雨天氣,預計發生面積將繼續擴大,為害程度繼續加重,望各區縣立即組織查治。
另外當前葉螨在棉田、大豆田、蔬菜田也普遍發生,請各區縣植保站注意開展查治工作。
三、二代玉米螟、三代粘蟲、三代棉鈴蟲在玉米田開始發生為害
根據天津市各區縣蟲情監測以及田間蟲情調查,目前第二代玉米螟、第三代粘蟲及第三代棉鈴蟲已開始在玉米田產卵和發生為害,預計8月上旬均進入防治適期。
四、玉米葉部病害
彎孢菌(jun)葉斑病、大小斑病、褐斑病等(deng)玉米葉部病害已經點(dian)片發(fa)生。
來源(yuan):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病蟲防(fang)治處(c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