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病(bing)(bing)蟲(chong)源、作物布局、栽(zai)培特(te)點和病(bing)(bing)蟲(chong)發生(sheng)歷(li)史資料,結合天氣預報等因素綜(zong)合分析,預計(ji)我省下(xia)半(ban)年(nian)農作物病(bing)(bing)蟲(chong)偏重(zhong)發生(sheng),個別病(bing)(bing)蟲(chong)重(zhong)發生(sheng)。
一、 水稻病蟲
偏重發(fa)生、個別病(bing)蟲重發(fa)生。主要(yao)病(bing)蟲有:稻(dao)飛虱、稻(dao)縱卷葉(xie)螟(ming)、三化螟(ming)、稻(dao)癭蚊、稻(dao)瘟(wen)病(bing)、紋枯(ku)病(bing)、細(xi)菌性(xing)條(tiao)斑病(bing)和白(bai)葉(xie)枯(ku)病(bing)等。發(fa)生面(mian)積約9300萬畝次。
稻飛(fei)虱:重發(fa)(fa)生(sheng)、局(ju)部偏重發(fa)(fa)生(sheng)。發(fa)(fa)生(sheng)面積(ji)約3500萬畝次。
稻(dao)縱卷葉螟:重(zhong)發生、局部偏重(zhong)發生。發生面積約2000萬畝次。
三化螟:中等發生、局(ju)部(bu)偏重發生。發生面積約(yue)530萬畝次(ci)。
稻癭(ying)蚊:偏輕(qing)發(fa)生、局(ju)部中(zhong)等發(fa)生。發(fa)生面積約170萬畝次。
稻瘟病(bing):中(zhong)等發生,在歷史瘟區、感病(bing)品種(zhong)上偏重發生。發生面(mian)積約250萬畝次。
紋枯(ku)病:偏重發生。發生面(mian)積約1500萬畝。
細菌性條斑病:中等發(fa)生、部(bu)分(fen)地(di)區偏重發(fa)生。發(fa)生面(mian)積(ji)約300萬畝次。
白葉枯病:沿海局部地區中等發生。發生面積約40萬畝次。
二、 經(jing)濟作物病蟲
(一)蔬菜病蟲
中(zhong)等至偏重發生,發生面積約8300萬(wan)畝次。
小菜(cai)蛾:偏重發(fa)生、局部重發(fa)生。發(fa)生面(mian)積約1000萬畝(mu)次。
黃曲條(tiao)跳(tiao)甲:重(zhong)發生(sheng)(sheng)。發生(sheng)(sheng)面(mian)積約1500萬畝(mu)次(ci)。
斜紋夜蛾:中等發(fa)生、局部偏(pian)重發(fa)生。發(fa)生面積約400萬畝次。
甜菜夜(ye)蛾:中等發(fa)生(sheng)。發(fa)生(sheng)面積約(yue)200萬畝(mu)次。
瓜(gua)薊馬:偏(pian)重發生。發生面積(ji)約250萬畝次(ci)。
煙粉虱:中(zhong)等發生(sheng)、局(ju)部偏重發生(sheng)。發生(sheng)面積約1000萬畝次(ci)。
美洲斑潛蠅:中等(deng)發生(sheng)、局部偏重(zhong)發生(sheng)。發生(sheng)面積(ji)約(yue)280萬畝次。
蚜 蟲:偏重發(fa)生。發(fa)生面積約1500萬畝次。
圖14:斑潛蠅
霜霉病:中等發生。發生面積約600萬畝次。
白粉病(bing):中等發生。發生面積約170萬畝次。
病(bing)毒病(bing):中等發(fa)(fa)生(sheng)。發(fa)(fa)生(sheng)面積(ji)約200萬畝次。
枯(ku)萎病:偏輕發生、局部中等(deng)發生。發生面(mian)積約150萬畝次。
疫 病(bing):中等發生(sheng)。發生(sheng)面(mian)積約150萬畝次。
(二)果樹病蟲
中(zhong)等發(fa)生(sheng)(sheng)、局部(bu)偏重發(fa)生(sheng)(sheng)。發(fa)生(sheng)(sheng)面(mian)積約3200萬畝次。
柑桔紅蜘蛛:偏(pian)重(zhong)發生。發生面積(ji)約1200萬畝次。
柑桔銹(xiu)蜘蛛(zhu):中(zhong)等發生、局部偏重發生。發生面積約(yue)300萬畝次。
柑(gan)桔(jie)潛(qian)葉蛾(e):中等發生(sheng)、局部偏重發生(sheng)。發生(sheng)面積約400萬畝次。
柑桔粉虱:中等(deng)發(fa)生(sheng)、局部(bu)偏重發(fa)生(sheng)。發(fa)生(sheng)面(mian)積約150萬(wan)畝次(ci)。
柑(gan)桔介殼蟲:中等發生(sheng)。發生(sheng)面積約150萬畝次。
柑(gan)桔潰瘍(yang)病:偏輕發(fa)生(sheng)、局部中(zhong)等發(fa)生(sheng)。發(fa)生(sheng)面(mian)積約55萬畝次(ci)。
柑桔炭疽病:中等發生。發生面積約150萬畝次(ci)。
荔枝蒂蛀(zhu)蟲:中等(deng)發(fa)生。發(fa)生面積(ji)約200萬畝次。
荔枝癭螨(man):中(zhong)等發(fa)生、局部偏重發(fa)生。發(fa)生面積(ji)約(yue)155萬畝次。
香蕉葉(xie)斑病:偏重發生。發生面(mian)積約90萬(wan)畝次(ci)。
香蕉象甲:中(zhong)等發(fa)(fa)生。發(fa)(fa)生面積約45萬(wan)畝次。
龍眼角頰木虱:中等(deng)發生(sheng)。發生(sheng)面積(ji)約(yue)50萬畝次。
此外,葉癭蚊、尺蠖、荔枝(zhi)卷葉蛾、茶材小蠹(du)、香蕉弄蝶、黑刺粉虱(shi)、柑桔木虱(shi)、柑桔褐腐疫霉病、桔實(shi)雷癭蚊、黑斑病、瘡痂病等也有不同程度發生。
(三)其它作物病蟲
花生銹病:中等發(fa)(fa)生、局部偏重發(fa)(fa)生。發(fa)(fa)生面積約70萬畝(mu)次。
花生(sheng)葉斑病:中等發(fa)生(sheng)、局部偏(pian)重發(fa)生(sheng)。發(fa)生(sheng)面(mian)積約(yue)100萬畝(mu)次(ci)。
斜紋夜蛾:中(zhong)等發(fa)生、局部偏重發(fa)生。發(fa)生面積(ji)約50萬畝次。
花生蚜蟲:中(zhong)等發生。發生面積約150萬畝(mu)次(ci)。
甘蔗螟(ming)蟲:偏(pian)重發生。發生面積約200萬畝(mu)次。
玉米螟:偏重發(fa)生(sheng)。發(fa)生(sheng)面(mian)積約(yue)100萬畝次(ci)。
玉米大斑(ban)病、小斑(ban)病:中等發生(sheng)。發生(sheng)面(mian)積約80萬畝次。
三、 田鼠和福(fu)壽螺
田鼠:中等發生。發生面積約(yue)1000萬畝次。
福壽螺:中等發生(sheng),在(zai)漬水、低洼田塊偏重(zhong)發生(sheng)。發生(sheng)面積約700萬畝(mu)次。
四、 原因分析
1、田間病蟲源基數大
今(jin)年上半年,水(shui)稻(dao)(dao)“兩遷(qian)”害(hai)蟲在(zai)全(quan)國(guo)稻(dao)(dao)區(qu)重(zhong)發(fa)生,下半年長江中下游、江淮稻(dao)(dao)區(qu)蟲源將隨(sui)氣流回遷(qian)我(wo)省,對我(wo)省構成較(jiao)大威脅。粵(yue)北(bei)稻(dao)(dao)區(qu)第二代三(san)化螟畝殘蟲量(liang)一般30-300頭,早稻(dao)(dao)稻(dao)(dao)瘟(wen)病(bing)在(zai)西南(nan)、北(bei)部(bu)和東部(bu)歷史瘟(wen)區(qu)、感病(bing)品種(zhong)發(fa)生較(jiao)重(zhong),紋(wen)枯病(bing)在(zai)大部(bu)分稻(dao)(dao)區(qu)為害(hai)嚴重(zhong),田間(jian)病(bing)原充足。上半年小(xiao)菜(cai)蛾、黃曲條跳甲(jia)、柑桔紅蜘蛛等病(bing)蟲發(fa)生較(jiao)重(zhong)。
2、寄主(zhu)及栽培條件十分(fen)有(you)利病蟲輾轉為害(hai)
早稻(dao)(dao)收割(ge)與(yu)晚稻(dao)(dao)插植相間(jian)(jian)(jian)時間(jian)(jian)(jian)短,早稻(dao)(dao)與(yu)晚稻(dao)(dao)秧苗并存(cun),山區有部(bu)(bu)分(fen)(fen)中稻(dao)(dao),橋(qiao)梁田面(mian)積大,利(li)于三化(hua)螟、稻(dao)(dao)癭蚊、稻(dao)(dao)飛虱等病蟲輾(zhan)轉(zhuan)繁殖為害。粗稈、大穗(sui)型(xing)水稻(dao)(dao)有一定的(de)種(zhong)(zhong)植面(mian)積,田間(jian)(jian)(jian)郁(yu)蔽程度高。部(bu)(bu)分(fen)(fen)當家(jia)品種(zhong)(zhong)經(jing)過(guo)多(duo)年的(de)種(zhong)(zhong)植抗(kang)性(xing)有所下降,部(bu)(bu)分(fen)(fen)地(di)區存(cun)在偏施、遲施氮肥現象(xiang),利(li)于病蟲的(de)發生(sheng)為害。
經濟(ji)作(zuo)物(wu)種(zhong)(zhong)植面積擴(kuo)大(da),作(zuo)物(wu)種(zhong)(zhong)類多(duo),植期不(bu)一致(zhi),特別是(shi)蔬菜(cai)作(zuo)物(wu),種(zhong)(zhong)植品種(zhong)(zhong)多(duo),套(tao)種(zhong)(zhong)、連(lian)作(zuo)現象較普遍,復種(zhong)(zhong)指數(shu)高,病蟲(chong)橋梁(liang)田多(duo),食料豐富,利于多(duo)種(zhong)(zhong)病蟲(chong)輾轉為害。
3、氣候條件
據(ju)氣(qi)象(xiang)(xiang)專(zhuan)家(jia)分(fen)析,今(jin)年(nian)可能是(shi)厄(e)爾尼(ni)諾和(he)拉尼(ni)娜(na)現象(xiang)(xiang)強轉換年(nian),出現極端對(dui)流天氣(qi)頻率增加,利于水稻(dao)“兩遷”害(hai)蟲(chong)的遷移。據(ju)廣東省(sheng)氣(qi)象(xiang)(xiang)臺預報(bao),今(jin)年(nian)我省(sheng)后汛(xun)期7-9月(yue)(yue)(yue)大部分(fen)地(di)區雨(yu)量偏少1-2成(cheng),有3-4個(ge)熱帶氣(qi)旋登陸或嚴重影響(xiang)我省(sheng),終(zhong)臺大致出現在9月(yue)(yue)(yue)中(zhong)旬,比常(chang)年(nian)偏早,利于多種作物病害(hai)的發生和(he)遷飛性害(hai)蟲(chong)的遷入。寒露風屬中(zhong)等年(nian)景,9月(yue)(yue)(yue)下(xia)旬北方(fang)冷空(kong)氣(qi)南下(xia),可能與熱帶氣(qi)旋相遇,產生降溫降雨(yu)過程,利于水稻(dao)遷飛性害(hai)蟲(chong)回遷及穗頸瘟(wen)、紋枯病的發生。
注:重發 生(5級)
偏重發生(4級)
中等發生(3級)
偏輕(qing)發生(, 2級)
輕發 生(1級)
來源:廣東(dong)省植保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