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起,一項關稅新政開始急施,經國務院批準,我國將氮肥及合成氨的特別出口關稅上調至150%,并實施至12月31日。通知還指出,從10月1日至12月31日,我國將對除上述兩種產品外的其他化肥及化肥原料繼續征收100%特別出口關稅。
對于關稅新政的一調再調,前不久,作為云南省化肥生產的骨干企業——云天化集團下屬公司的一位副總經理曾說,化肥生產企業有時其實承擔的更多的是社會責任,化肥銷售上基本賺不到什么錢。關稅新政下的出口
據昆明海關統計,特別關稅新政后,云南省所有涉及的相關產品出口價格得到大幅提升。
磷化工產業是云南省出口的支柱產業,其中,黃磷、磷酸、重過磷酸鈣、磷酸氫二銨等4種商品去年出口量居全國第一。
自今年4月開始,國家為進一步控制“兩高一資”商品出口,對化肥類產品及部分原料和磷產品共計39個稅號商品加征100%特別出口關稅,云南省的磷灰石、黃磷、磷酸、尿素、重過磷酸鈣、磷酸氫銨等21個稅號商品也涉列其中。
調控政策實施后,從云南省相關產品的出口情況看,相關產品出口量出現下降,此后,出口產品的單位價格出現了提升趨勢。
分析認為,宏觀調控政策導致云南省化肥、磷產品出口數量下滑。但長遠來看,生產“兩高一資”產品的環境成本較高,化肥生產企業還享受政府補貼,大量出口不利于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加征特別出口關稅一方面增加了財政收入,另一方面刺激了出口價格增長,有效地提高了出口效益。
同時,作為重要的農資產品,化肥出口總量下降,也有利于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那么,這一新政策對化肥市場和企業將產生怎樣的影響?化肥企業又該如何加以應對?
云天化對此的反應,記者感覺他們處于一種較為謹慎的態度——一個一個部門的聯系采訪均被有禮貌地拒絕。
最后,記者從云南礦產網上得到一些蛛絲馬跡:業內許多企業家認為,此次關稅政策調整對磷肥企業影響最大,氮肥企業次之,對復合肥企業影響最小。
“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目前磷肥生產成本太高了。”云天化國際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市場部一位經理在網上說,“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硫磺價格幾乎漲了10倍,中國后期進口硫磺到岸價將達到750美元/噸,運到企業將達到6200多元/噸。而硫磺占到磷銨成本的1/2,僅此一項就增加成本約2300元/噸。而世界硫磺的供應近兩年將處于緊張狀態,價格不可能回落。再加上合成氨、煤炭、電等其他上漲因素,目前一噸磷銨的成本已達到4950元左右。再從產能上看,近幾年來,中國磷肥產能擴張很快,2007年國內磷酸一銨產量達到880萬噸,磷酸二銨的產量為686萬噸,遠遠超過國內消費量。”
對此,具有原料優勢的有關磷肥生產企業表示,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可選擇的策略是,要么降低產量保證價格以自救,要么加大磷酸和磷礦石的出口。
關稅新政的用心
據分析,對國內化肥類上市公司來說,部分化肥出口關稅大幅上調至150%的關稅新政無疑是繼4月份化肥出口加征100%特別關稅后的又一次重大政策沖擊。此舉意在未雨綢繆,保障國內農業用肥供應。
而關稅很可能是一系列政策組合拳中的第一步,如效果不明顯,則接下來還會有其他后續政策出臺。
為此,云天化集團公司某部門的部長從宏觀上同意了這種看法,該政策是在化肥價格持續上漲的背景下推出的,目的是為了控制國內化肥出口,保障農業用肥供應。
“由于去年以來國際化肥價格連續大漲,而國內對氮肥等采取限價政策,導致國內外化肥價差日益拉大,如氮肥價差高達每噸1300多元。在這種情況下,化肥企業出口沖動驟增,令國內供應趨緊。考慮到秋收將至,一些地區出現農民減少化肥用量甚至不用化肥的現象,這給糧食產量帶來隱患。這些因素直接促成國家此次調控政策的出臺。”
“這次政策出臺后,國家對化肥行業實施調控的意圖更加明顯,且可能是一整套政策組合拳的序幕。關稅調整只是第一步。”
記者從中央電視臺經濟頻道相關新聞分析中也得出了政府的這一“良苦用心”:目前,化肥給農業造成的影響已經比較大,如果不采取措施保證國內化肥供應和價格穩定,則農民心態會受到波動,從前幾次關稅調整效果來看,雖然上調關稅后出口有所遏制,但企業的成本壓力仍無法消解,長此以往對整個化肥行業的發展不利,相關企業的確面臨很大壓力。
看來,這些說法與前述的公司副總說法基本一致。
其實,國家調整關稅的“沖動”來源于財政部提供的一份數據,今年前兩個月尿素出口171萬噸,同比增加250%,磷酸一銨、磷酸二銨分別出口25.9萬噸和31.5萬噸,同比分別增長280%和130%。
長此下去,化肥的大量出口會導致國內部分化肥品種儲備不足,春耕用肥緊張。但云南礦產網一篇文章分析,限制出口的措施短期內可以起到降低價格的作用,但是從長期看,可能打擊企業的生產積極性。
因此,從國家政策看,新政實施的時間表明的比較清楚,關鍵看政策實施的效果,更加有效的政策變化在所難免。
在云南省解放思想大討論的一次采訪活動中,云天化國際化工股份公司的馬策副總經理曾說,我們承擔的社會責任有時要大于經濟責任,但我們的前途還是有。
他們的這種信心來自于云南實施的產業整合——以低成本快速擴張。通過產業整合后,國際化工對國內外磷肥市場的影響力明顯提升——去年銷售收入一舉突破100億,5家分公司從3盈2虧變為全面盈利。
目前,國際化工已擁有的高濃度磷復肥生產能力躋身世界第二,亞洲第一,中國第一,以如此規模及技術,云天化在新政之下雖會經歷坎坷,但它面對壓力的緩沖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