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資價格大幅下降 市場交易異常清淡
荊州市農資大市場集中了2000多家經銷商,輻射周邊9個省市,是湖北省內唯一的農業部定點批發市場。商戶們普遍反映今年生意不好做,往年過完春節一到初八就車水馬龍,家家戶戶有干不完的業務、接不完的訂單,今年到3月份了市場里仍空空蕩蕩,來市場進貨的人一天下來看不見幾個。
據市場管理人員介紹,今年以來農資批發市場整體顯得異常疲軟,最大宗的國產化肥、農藥價格與去年高峰時相比大幅下跌,少數的進口化肥、農藥價格雖有所上揚,但銷量與去年同期比下滑了一半以上。
農資大市場農藥協會會長、龍森農資公司總經理陳云龍介紹,今年與往年相比,農藥供求和價格形勢完全逆轉了。國產農藥價格大幅下降,例如41%含量的除草劑“草甘膦”,去年最高賣到35000元/噸,現在僅為17000元/噸。公司年前在較高的價位儲備了近800萬元的貨,現在價格大跌,農藥儲備又不能享受儲備補貼,今年虧損肯定嚴重。
農資大市場化肥協會分會長、邦力達農資公司董事長周啟茂說,他們公司是肥料銷售大戶,過去這個時候每天能銷十幾萬元的貨,現在每天的銷量只有幾千元。他說,受供求關系以及原材料價格下跌的影響,大部分國產化肥與去年最高峰相比下降了近800元。其中,磷酸二銨每噸下降了1000-1200元。
身處荊州市農資大市場下游,直接面對農戶的零售商們,經營情況也一樣冷清。在潛江市、仙桃市、監利縣的農資一條街采訪時,記者觀察發現,到了早上10點鐘,一半左右的鋪面還沒有開門。據潛江市鴻豐種業負責人王南美介紹,不少經銷商為促銷,還聘請銷售人員直接到田間地頭推銷產品、送貨上門,銷售情況仍不好。
--種植轉向存在難處 農民觀望情緒濃厚
化肥農藥價格普遍下降,并沒有激發農民及時購買儲備的熱情,許多農民在對農資降價表示歡迎的同時,卻不約而同地選擇了觀望等待。
荊州區八嶺山鎮太平村三組的農民周華文說,前些年農資價格年年飛漲,種田利潤被壓得很低。現在工農業生產資料價格都在降,石油價格也還在下降,估計農資價格今年是漲不上去了,說不定還會跌一些,等到需要使用的時候再去買也來得及。現在村子里的人都等著,幾乎沒有農戶在家里備肥備藥。
監利縣新溝鎮橫臺村村長張立友家種了30畝地,以往一過完春節就急著備齊生產資料。今年到現在還只買了20斤早稻種子,化肥、農藥等都沒買。他說,現在水泥路都修進村了,上集鎮買什么都很方便,不用著急。
仙桃市張溝鎮東升村三組農民白文武家有幾畝農田,一半種水稻,一半種棉花,谷子收了當口糧,棉花賣了作開銷。他說,去年這個時候他家買了300多元的農藥、400多元的化肥,今年他和大多數農戶一樣,到現在沒動。因為棉花收成不好,手頭確實有點緊。另外,今年到底要種什么,還沒定下來。棉田地勢高,要改水田種糧,很難!
仙桃市農業局的一份春耕摸底情況報告顯示,接受調查的近200家農戶中稻計劃種植總面積1295.5畝,應備稻種2591斤,截至2月10日,僅備590斤,占22.8%;春耕應備肥198噸,僅備62.8噸,占31.7%;應備農膜2546斤,僅備351斤,占13.8%。
仙桃市農業推廣總站高級農藝師萬家俊介紹,通過前期的摸底,農民目前的觀望心態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現在農村資訊靈敏,農民清楚當前農藥、化肥價格普遍呈下滑趨勢,出于買漲不買跌心理,他們想等到農資價格更低些時再動。二是去年南方冰雪災害嚴重,棉花減產,且價格下降,棉價最低到每斤1塊多錢,跌破成本。江漢平原棉花種植面積大,損失嚴重,不少農民確實無力購買農資。三是受國際經濟和棉紡產業不景氣影響,今年種植結構面臨調整,但“棉田改稻田”實施起來難度很大,不少農民種植轉向還處于彷徨狀態。
--儲備滯后貨源不足 警惕引發新一輪漲價
記者調查發現,在當前農資市場疲軟的形勢下,為規避風險,各級經銷商都紛紛推遲或減少購進,與往年相比,儲備明顯滯后或不足。
荊州市農業局總農藝師馮錦鋼分析,在當前經濟形勢下,不少農資生產企業擔心今年市場供大于求,紛紛減產停產,同時不再采取賒銷政策,要求經銷商現金提貨。而經銷商在市場前景不明,價格總體下行的情況下,也不愿壓現金大量進貨,從而導致出現一種循環怪圈:經銷商不拿貨,企業就不敢生產,同時為激活市場還要不斷降價;農資價格越降低,農民越觀望,市場啟動就越慢,而經銷商也就越發不敢備貨。
荊州市農資大市場農藥協會會長、龍森農資公司總經理陳云龍說,農資價格大幅下降,從短期看,降低了農民的種糧成本,對農民有利。但從長遠看,若控制不當,也不利于保護農民的利益。目前,農資市場的整個供貨鏈基本處于“半休眠”狀態,從上游廠家生產情況看,不少化肥、農藥廠家已處于半停產階段;從批發商來看,去年冬儲的貨品到現在價格都處于倒掛狀態,虧損嚴重,不敢再追加新貨,儲備嚴重不足;從下游零售商看,看到沒有需求,多數幾乎沒有備貨,處于“零庫存”狀態。
陳云龍說,現在還沒有到集中使用化肥、農藥的時節,市場供求并不能反映真實的供求關系。等到4月、5月農民用肥、用藥高峰到來時,這樣的供應量是否能滿足集中爆發的需求還很難說。
農(nong)資(zi)大市(shi)場(chang)化(hua)肥(fei)協(xie)分會長、邦力(li)達農(nong)資(zi)公司董(dong)事長周(zhou)啟茂也表(biao)示(shi)擔憂,公司今年(nian)(nian)的(de)儲(chu)備化(hua)肥(fei)只有(you)往年(nian)(nian)的(de)一半,從3000噸(dun)下(xia)降到(dao)1500噸(dun),這還是市(shi)場(chang)里儲(chu)備情況較好的(de)。化(hua)肥(fei)是大宗沉重貨品,火車調運一般(ban)10天(tian)才能(neng)(neng)到(dao)貨。到(dao)了用肥(fei)高峰期,調運過程稍有(you)延(yan)遲(chi)就會造成脫銷,極可(ke)能(neng)(neng)導致(zhi)價格飆升(sheng),偽劣產品橫(heng)行,給農(nong)民(min)帶來損(sun)失。這種情況在化(hua)肥(fei)短缺時(shi)代屢有(you)發生,因此有(you)關方面應(ying)高度警惕,認真應(ying)對,避免后期因貨源(yuan)不足引發新一輪搶購和漲價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