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目標中提出,要使農資保障能力增強。到2011年,化肥產量達到6250萬噸(折純),鉀肥產量達到400萬噸(折純),高濃度化肥比重提高到80%;在原料產地生產的化肥比重提高到60%,生產成本大幅下降;化肥儲備基本滿足市場調控需要。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比重顯著提高,縣鄉農用柴油供應網絡不斷完善。
規劃提出了產業調整和振興的主要任務。強調,提高農資保障能力。采用潔凈煤氣化和能源梯級利用技術,對現有氮肥生產企業進行原料和動力結構調整,實現原料煤多元化,降低成本;在能源產地適當建設大型氮肥生產裝置,替代落后產能。優化磷肥資源配置,推廣硫和中低品位磷礦綜合利用等技術,繼續建設好云南、貴州、湖北三大磷肥基地。加大國內外鉀礦資源勘探開發,科學規劃青海、新疆鉀肥基地發展,加強鉀礦共生、伴生資源開發利用。調整農藥產品結構,發展高效低毒低殘留品種,推動原藥集中生產。完善化肥儲備制度,提高市場調控能力。加強農用柴油供應網絡建設,滿足季節性集中消費需要。
規劃中提出,支持企業聯合重組。推動大型石化集團開展戰略合作,優化產業布局和上下游資源配置,增強國際競爭力。引導大型能源企業與氮肥企業組成戰略聯盟,實現優勢互補。支持骨干磷肥企業通過兼并重組,提高集中度。支持鉀肥龍頭企業開展產業整合,促進鉀礦資源合理利用。鼓勵優勢農藥企業實施跨地區整合,努力實現原藥、制劑生產上下游一體化。支持有實力的企業開展兼并重組,擴大產業規模,做強高端石化產業。
增強資源保障能力。加大國內石油資源勘探開發力度,穩定石化產業原料的國內供給;開展油鉀兼探,推動青海和新疆等地含鉀鹵水和海相鉀礦資源勘查。加強石油天然氣、有色金屬、煤炭資源開發利用領域硫回收,增強資源保障能力。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支持國內有實力的企業開展境外油氣、鉀礦、硫資源開發與合作。
規劃中提出了政策措施。要求完善化肥儲備機制。完善中央、地方兩級化肥淡季商業儲備制度,加強淡儲化肥調運,建立健全科學合理的淡儲旺供的調控體系,保障供給,穩定市場價格。支持化肥骨干生產企業儲備磷銨和尿素。抓緊研究建立國家化肥儲備。
規劃中強調,國務院各有關部門要按照《規劃》分工,加強溝通協商,密切配合,盡快制定完善各項配套政策措施,并加強指導和監督檢查。要建立部門聯合發布信息制度,適時向社會發布產業調整和振興的有關信息。有關部門要適時開展《規劃》的后評價工作,及時提出評價意見。
有關地區要按照《規劃》確定的目標、任務和政策措施,結合當地實際抓緊制訂具體落實方案,確保取得實效。具體工作方案和實施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要及時報送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等有關部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