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提高中低品位磷礦利用率,增加磷資源保證度。
磷礦是不可再生資源,中國磷礦儲量雖然居世界第一位,但高品位磷礦經多年開采,儲量越來越少,中國磷資源已進入以中低品位磷礦開發利用為主的時期,需要加大對中低品位磷礦的利用。因此,首先要加速中低品位磷礦選礦富集產業化。加大膠磷礦選礦技術的開發和投入,提高磷資源保障程度,保證磷肥產業可持續發展。其次是加快窯法磷酸技術的產業化、規模化進程。窯法磷酸不但直接利用中低品位磷礦,還能緩解中國硫資源短缺問題。應力爭在3~5年內建成窯法磷酸 200萬噸(P2O5),可節約硫磺190萬噸,減少磷石膏排放量約1000萬噸。
2.加大磷石膏的綜合利用。
到2010年,磷肥行業每年副產磷石膏約5000萬噸,堆存這些磷石膏既占用大量土地,還容易造成環境污染,成為磷肥發展的瓶頸。必須加大磷石膏的綜合利用。一是利用磷石膏制各種新型建材(石膏粉、石膏板、砌塊等),消耗磷石膏300萬噸;二是大力推廣磷石膏代替天然石膏制水泥緩凝劑,利用磷石膏 200萬噸;三是用磷石膏生產磷石膏標磚20億塊,消耗磷石膏約500萬噸;四是進一步提高磷石膏制硫酸和分解技術,建設磷石膏制硫酸50萬噸,可消耗磷石膏100多萬噸。力爭3~5年內,要達到每年綜合利用磷石膏1000萬噸。
3.延伸磷肥產業鏈,改善經濟效益,減輕產能過剩壓力。
目前絕大多數磷肥企業產品單一,適應市場變化能力很低。要延伸磷肥產業鏈,向磷精細化工發展,提高經濟效益。實現濕法磷酸凈化技術國產化,生產中高檔的工業級、食品級、電子級磷酸及磷酸鹽等磷精細化工產品。搞好氟、碘、硅等磷礦伴生資源回收,生產無水氟化氫、碘、硅等及其高附加值系列產品,提高應對危機能力。
4.調整產品結構,研發磷肥新產品。
努力研發利用中低品位磷礦,生產磷肥新產品,促進產品結構升級。如利用中低品位磷礦和難溶性鉀礦,生產熔融磷鉀肥,發展各種緩控釋肥、專用肥,調整磷肥產品結構。
5.調整企業結構,組建幾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企業集團。
為實現資源優化配置,進一步提高產業集中度和國際競爭力,按照“管理增量、調整存量、上大壓小、扶優汰劣”的思想,加大產業調整力度。通過重組、兼并、收購等方式,組建幾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企業集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