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霜霉病是白菜主要病害,發生在葉片上,初呈現水浸狀淡黃色邊緣不明顯的褪綠斑點,擴大后受葉脈限制則呈現黃褐色多角形斑,病部濕度大時背面長有疏密不等的白霉。白菜進入包心期時,條件適宜葉片上病斑多,并連片枯黃,病葉由外向內葉發展,嚴重時植株不能包心。當前我市白菜正值蓮座期到包心期,白菜霜霉病已進入始盛階段,局部田塊重發生。
據我市植保站及中牟縣近期在白菜主栽區調查,其中我市惠濟區大白菜霜霉病平均病田率100%,病株率77.3%,最高100%;病葉率 25.4%,最高100%;病情指數12—59.5,發生程度3—5級。中牟調查大白菜平均病田率45.5%,病株率2.8%,病葉率 0.7%,發生程度2級。由于近期陰雨天較多,晝夜溫差大,加之菜田濕度較大,有利于白菜霜霉病發生。
望各菜區植保技術人員做好宣傳,及時指導廣大菜農搞好防治。
防治方法:適時追肥,以防早衰,增強白菜抗病力。藥劑防治:可噴施25%甲霜靈可濕性粉劑,或58%瑞毒霉·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2.2%霜霉威水劑600~800倍液,如有菜青蟲、小菜蛾或夜蛾類等害蟲為害可加入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1000-1500倍液,或10%溴蟲腈懸浮劑1000-1500倍液,每畝噴兌好的藥液60-70升,隔7-10天一次,連續防治2-3次。注意下午4時后至傍晚施藥,安全間隔期15天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