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以來,中國持續大范圍的雨雪冰凍天氣,被普遍認為是各地特別是南方地區天然氣供應緊張的直接原因。近幾天,各地也紛紛出臺緊急預案,以各種措施保證居民基本生活用氣。而在無法臨時加大供應量的前提下,最為普遍的手段就是消減工業以及商業用氣。以天然氣為原料的氮肥生產企業又一次被大面積減少或停止了供氣,受原料供應減少的影響,這些企業不得不減產或停產。
據悉,這次“氣荒”的表面原因是極端氣候導致的需求暴增,但實際上是國內天然氣供需矛盾造成的。隨著政府對能源環境問題的重視,天然氣作為清潔能源的優點日益凸顯,需求出現爆炸式增長,供需缺口越來越大。由于今年冬季取暖期的提前到來,全國不少地方出現天然氣供應緊張情況,一些城市的天然氣汽車出現加氣困難,還有一些城市為了保障居民用氣,不得不停止工業用氣,一些企業被迫停工、停產。據中石油提供的數據顯示,從11月以來,中石油的天然氣供應一直在大幅度增長,但是,需求的增長更快。比如陜京系統(華北地區),11月1~16日累計銷售66595萬立方米,日均4162萬立方米,較去年同期增長56%,是今年夏季的2.6倍;再如兩湖地區,11月1~16日累計銷售10222萬立方米,日均639萬立方米,較去年同期增長22%。以北京為例,16日上午8時,北京正式冬季供暖第一天的天然氣用量就達到3590萬立方米,比去年同期增加58%,創歷年最高。另外,由于北方地區近期遭受冰雪災害,國家調配“西氣東輸”管道部分天然氣,也影響了管道沿線長江以南城市的供氣。由于管輸天然氣供應不足,液化天然氣的調峰需求迅速增加,僅南京市每天就需要調用20萬立方米液化天然氣作為補充氣源注入城市管網。但北方的雨雪天氣也加大了液化天然氣的南下運輸難度。前個時期北方大范圍的降雪造成內蒙古、河北、河南、山西、山東等地部分高速路段時封時續,給液化天然氣南下運輸帶來不便,運力也顯得十分緊張。在天然氣供應緊張的情況下,半個月之內國內天然氣批發價格平均每噸已暴漲500~700元,漲幅超過20%。
近日記者就天然氣供應問題對一些氮肥企業進行了電話采訪。一直備受天然氣供應困擾的河南煤化集團中原大化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該企業的天然氣供應量只能滿足30%的負荷。為了保證生產安全,公司已被迫安排停產檢修。中海石油天野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負責人則表示,公司的用氣主要來自榆林,但從11月份以來,計劃內用氣只能滿足2/3。貴州赤天化有關部門的負責人告訴記者,該公司的氣源也比較緊張,已造成生產負荷有20%左右的下降。還有一些不愿意透露單位和姓名的企業負責人對目前削減天然氣的供應表示理解,對近年來冬季民用氣供應緊張就被“斷氣”業已習以為常。還有些企業對原承諾增加供應的氣量目前已無法兌現并不感到“意外”。
席卷諸多城市的天然氣荒,再一次把中石油、中石化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甚至有質疑聲說,早不荒,晚不荒,偏偏在寒流襲擊的時候“鬧氣荒”,兩大公司是不是借機“逼宮”,讓政府上調天然氣價格。為此,占全國天然氣產量70%的中石油聲稱,進入11月以來,公司將日加工量從1.69億立方米提高至1.89億立方米。每天向華北、華東、西北、西南及“兩湖”地區輸送天然氣1.2億立方米,創下每日供氣量的歷史新高。中石化股份公司則表示:“我們的生產能力已經到頭了,想多生產天然氣已經生產不出來了。”11月19日,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澄清說,今年不會出臺天然氣改革方案。
這場氣荒在一些專家看來,卻暴露了我國天然氣供應中的若干問題。 天然氣按用途分為工業氣、商業氣、民用氣。工業用氣比較穩定,全年用氣總量相差不大,給管輸不會帶來太大的壓力。而民用氣用量隨季節的變化而變化,夏、冬季兩季的需求量差別可多達3倍之多。去年,陜西省夏季日用氣量為150萬立方米左右,而到了冬季用氣高峰時將近500萬立方米,足足是夏天的3倍多。驟然提升的供氣量給管網帶來很大壓力,長期這樣做,會嚴重影響氣井和管網的使用壽命。
天然氣是清潔能源,很多城市都在加大煤改氣、油改氣的力度,但是一味地上項目,而不落實“用氣指標”。上游的管網輸出能力和氣井的生產能力是一定的,下游的用量不斷加大,但上游建設需要一個過程。目前,由于儲量有限,只能對用氣個別時段進行調節,無法對冬夏用氣進行大調節,這也是困擾城市用氣的一個主因。目前國家沒有建立大的天然氣應急庫存,主要靠天然氣調峰來實現。在南方,由于季節區分不明顯,高峰低谷差距小,最初設計時沒有預見到大范圍雨雪低溫天氣的出現。在冬季供氣緊張時,限制甚至停止工業用戶用氣,只能是應急之策。做為工業用戶,在一年的很長時期對天然氣供應起到“調峰添谷”的作用,如果在氣量供應緊張時,就一味地削減或停止對工業用氣的供應,一點不考慮工業用戶的利益,這種飲鴆止渴的做法并非長久之計。從長期看,增加天然氣的進口是大勢所趨,一些已經批準的項目要盡快建設和投產,并進一步加大進口量。目前國產天然氣與進口天然氣存在著較大的差價,選擇合適時機盡快出臺天然氣價格改革方案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