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年 4 月(yue) 24-26 日, 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wu)中(zhong)心在貴州貴陽 組織召(zhao)開(kai)了(le)(le) 2010 年夏季蝗蟲(chong)發(fa)(fa)生(sheng)趨勢會(hui)商會(hui)。來自東(dong)亞(ya)飛蝗發(fa)(fa)生(sheng)區各(ge)省(sheng)(區、市)測報技術人員及(ji)有(you)關專家(jia)(jia)對東(dong)亞(ya)飛蝗夏蝗發(fa)(fa)生(sheng)趨勢進行了(le)(le)會(hui)商。與會(hui)專家(jia)(jia)根據去秋殘蝗、今春蝗卵(luan)密度以及(ji)當前蝗卵(luan)發(fa)(fa)育進度調查結(jie)果,結(jie)合蝗區生(sheng)態環(huan)境(jing)和春夏季氣候因子(zi)等綜合分析,形成如下預報意見。
一、發生趨勢
預(yu)測東(dong)(dong)亞(ya)飛蝗(huang)夏蝗(huang)在(zai)環渤海灣、華北湖(hu)庫和黃河(he)灘區(qu) 中等發(fa)(fa)生( 3 級),其他蝗(huang)區(qu)偏輕發(fa)(fa)生( 2 級)。 預(yu)計發(fa)(fa)生面(mian)積 1300 萬(wan)畝左右(you),需要(yao)防治(zhi)面(mian)積 870 萬(wan)畝左右(you),與去年基本(ben)持(chi)平(ping)。天津北大港、寧河(he),山(shan)東(dong)(dong)河(he)口、墾利、鄄城,河(he)南長垣(yuan)、原(yuan)陽(yang),河(he)北黃驊、安新,陜西(xi)大荔,海南樂東(dong)(dong)、東(dong)(dong)方(fang)等地局部(bu)有可(ke)能出現高(gao)密(mi)度蝗(huang)群。大部(bu)蝗(huang)區(qu)蝗(huang)蝻出土盛期在(zai) 5 月下旬(xun),比常年略推遲,三齡蝗(huang)蝻高(gao)峰(feng)期在(zai) 6 月中旬(xun),整體(ti)發(fa)(fa)生期接近常年。
表 1 2010 年各蝗區省(區、市)夏蝗發生趨勢預測表
省份 |
發生面積(萬畝) |
發生程度(級) |
出土盛期 (月 / 日) |
三齡蝗蝻高峰期(月 / 日) |
達標面積 (萬畝) |
主要發生區域 |
山東 |
420 |
3 |
5/ 下 |
6/ 中 |
370 |
沾(zhan)化、無(wu)棣(di)、河(he)口、墾(ken)利、鄄城 |
河南 |
230 |
3 |
5/ 下 |
6/ 中 |
150 |
長垣、封丘、范縣、武陟、原陽 |
河北 |
280 |
3 |
5/ 下 |
6/ 中 |
140 |
黃驊、安新(xin)、海(hai)興、南大港(gang) |
天津 |
70 |
3-4 |
5/ 下 |
6/ 中 |
65 |
北大港、寧河 |
陜西 |
95 |
2-3 |
5/ 中、下 |
6/ 上、中 |
50 |
大荔、韓城、合陽 |
山西 |
35 |
2 |
5/ 下 |
6/ 中 |
20 |
- |
安徽 |
55 |
2 |
5/ 中、下 |
6/ 上、中 |
25 |
- |
江蘇 |
42 |
2 |
5/ 中、下 |
6/ 上、中 |
15 |
- |
遼寧 |
20 |
2 |
6/ 上 |
6/ 下 |
10 |
- |
海南 |
40 |
2 |
4/ 上、中 |
4/ 下 -5/ 上 |
20 |
樂東、東方 |
廣西 |
13 |
1 |
4/ 下 -5/ 上(shang) |
5/ 中、下 |
7 |
- |
合計 |
1300 |
- |
5/ 下 |
6/ 中 |
872 |
- |
注:廣西(xi)、海南(nan)蝗蝻 4 月上(shang)旬(xun)開始已陸續出(chu)土。
二、主要預報依據
(一) 秋殘蝗面積和密度與近年均值持平。 據山東、河南、河北、天津、山西、陜西、江蘇、安徽、遼寧等 9 省主要蝗區統計, 2009 年東亞飛蝗秋殘蝗面積為 844 萬畝 左右,與 2008 年基本持平。其中每公頃 90 - 150 頭的面積為 404.3 萬畝,比 2008 年減少 19.4% ;每公頃 150 - 450 頭的面積 311.9 萬畝,比 2008 年增加 26.2% ;每公頃 450 - 1500 頭的面積 104.9 萬畝,每公頃 1500 頭以上的面積 23.38 萬畝,均與 2008 年持平 。各主要蝗區平均殘蝗密度每公頃 200 頭左右,略低 于近五年均值,但在天津北大港,河北黃驊、安新,河南原陽、長垣、濮陽、武陟,山東 墾利、河口、鄄城,陜西大荔,海南樂東 等局部蝗區出現了每公頃 3000 頭以上的高殘點片,最高達 14400 頭,為近五年最高值。
表 2 2009 年各蝗區省(市)秋殘蝗調查統計表
項目 省份 |
殘蝗總面積 (萬畝) |
不同密度(頭 / 公頃)的殘蝗面積(萬畝) | ||||
90-150 |
151-450 |
451-1500 |
90-150 | |||
山東 |
281.93 |
198.47 |
68.94 |
13.99 |
0.53 | |
河北 |
194.00 |
74.00 |
85.00 |
30.00 |
5.00 | |
河南 |
165.23 |
19.13 |
110.04 |
32.95 |
3.11 | |
天津 |
60.00 |
25.00 |
14.00 |
12.00 |
9.00 | |
陜西 |
45.27 |
20.73 |
12.21 |
8.59 |
3.74 | |
山西 |
17.80 |
8.80 |
5.20 |
2.80 |
1.00 | |
遼寧 |
17.00 |
15.00 |
2.00 |
0.00 |
0.00 | |
江蘇 |
13.20 |
6.12 |
4.50 |
2.58 |
0.00 | |
安徽 |
50.00 |
37.00 |
10.00 |
2.00 |
1.00 | |
合計 |
844.43 |
404.25 |
311.89 |
104.91 |
23.38 | |
(二)越冬卵密度較常年偏低,死亡率偏高。 各蝗(huang)(huang)區(qu)春季挖卵(luan)調(diao)查, 山東、河(he)(he)北(bei)、河(he)(he)南、天津(jin)、 陜西(xi)、山西(xi)、安徽(hui)、江蘇、遼寧(ning) 9 省(市)平(ping)均蝗(huang)(huang)卵(luan)密(mi)度分(fen)別為每平(ping)方(fang)米 2.9 、 3.14 、 3.69 、 4.7 、 3.42 、 2.62 、 2.3 、 0.95 和(he) 0.1 粒,與 2006-2009 年均值相比,環渤海灣、華北(bei)湖(hu)庫和(he)黃(huang)河(he)(he)灘區(qu)河(he)(he)南、山東段蝗(huang)(huang)區(qu)越冬(dong)卵(luan)密(mi)度偏低近 30% ,黃(huang)河(he)(he)灘區(qu)山西(xi)段密(mi)度偏高(gao) 34% ,其他蝗(huang)(huang)區(qu)基本持平(ping)。在(zai)河(he)(he)南長垣(yuan)、范縣、原陽,山東河(he)(he)口、墾利(li)、鄄城,天津(jin)北(bei)大(da)港、寧(ning)河(he)(he),陜西(xi)大(da)荔等(deng)地出現了(le)越冬(dong)卵(luan)密(mi)度超過每平(ping)方(fang)米 100 粒的高(gao)密(mi)度點片;主要蝗(huang)(huang)區(qu)越冬(dong)蝗(huang)(huang)卵(luan)死亡率 在(zai) 10% 左右(you),高(gao)于(yu)近年均值。
(三)蝗卵 發育進度較緩慢,但整體發生期接近常年。 據 4 月上(shang)旬各地(di)系統(tong)監測(ce),大(da)部(bu)蝗(huang)(huang)(huang)區(qu)蝗(huang)(huang)(huang)卵處(chu)于原頭期(qi)(占 90% 以(yi)上(shang)),發育(yu)進(jin)度較(jiao)常年偏晚 7 天左(zuo)右,預計夏蝗(huang)(huang)(huang)出土(tu)期(qi)將比常年推遲,但隨著 5 月份氣溫升高(gao),三齡高(gao)峰期(qi)仍接近常年。
表 3 2010 年主要 蝗區省(市)東亞飛蝗春季挖卵 情況匯總表
省份 |
有卵樣點率 (%) |
平均蝗卵密度 ( 粒 /m 2 ) |
最高蝗卵密度 ( 粒 /m 2 ) |
卵粒越冬死亡率 (%) |
活卵胚胎發育進度 | |||
原頭期 (%) |
胚轉期 (%) |
顯節期 (%) |
胚熟期 (%) | |||||
山東 |
4.6 |
2.9 |
140.0 |
9.18 |
96.0 |
4.0 |
0.0 |
0.0 |
河南 |
6.2 |
3.69 |
207 |
7.81 |
93.2 |
6.8 |
0.0 |
0.0 |
河北 |
15.0 |
4.0 |
131.0 |
8.0 |
93.2 |
6.7 |
0.1 |
0.0 |
天津 |
7.3 |
4.7 |
128.0 |
11.2 |
95.0 |
5.0 |
0.0 |
0.0 |
陜西 |
8.4 |
3.42 |
372 |
14.6 |
74.4 |
25.7 |
0.0 |
0 |
山西 |
2.6 |
2.63 |
96.0 |
2.1 |
94.0 |
6.0 |
0.0 |
0.0 |
安徽 |
4.1 |
2.31 |
98.0 |
9.64 |
80.0 |
15.0 |
5.0 |
0.0 |
江蘇 |
1.8 |
0.95 |
80 |
7.2 |
94.0 |
6.0 |
0.0 |
0.0 |
遼寧 |
0.5 |
0.1 |
- |
1.0 |
100.0 |
0.0 |
0.0 |
0.0 |
(四)大部蝗區氣象條件對蝗蟲發生有一定影響。 去年冬(dong)季大部(bu)蝗區 氣(qi)溫偏低,降水偏多(duo),對(dui)蝗卵(luan)(luan)越冬(dong)不利,死亡率偏高;入春以(yi)來氣(qi)溫較常年明顯偏低,對(dui)蝗卵(luan)(luan)發育(yu)(yu)有一定影響,發育(yu)(yu)進度推遲(chi) 。據國(guo)家氣(qi)候中心預測, 5 月份(fen)我(wo)國(guo)主(zhu)要蝗區氣(qi)溫比常年同期偏高,降雨(yu)略偏多(duo),對(dui)蝗蝻出土和發育(yu)(yu)比較有利。
病蟲害測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