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控釋肥的種種好處如果不是從種糧大戶這些農民口中說出來,在如今各種廣告鋪天蓋地、各種炒作五花八門、各種騙子神出鬼沒的大環境下,咱們還真不敢過于相信。緩控釋肥“在口碑中成長”的范例,給那些熱衷于做外功卻不注重練內功的企業很好的啟示。
常常聽到一些化肥企業抱怨,說如今化肥市場如何難以打開,農民如何惜購化肥等等。確實,在化肥產能嚴重過剩、化肥市場供大于求的大環境下,市場已經是化肥企業生存的最大考驗。于是,為了打開市場,有熱熱鬧鬧搞展銷的,有大把花錢做廣告的,有敲鑼打鼓送肥下鄉的,有減價讓利搞促銷的等等,各種促銷手段不一而足。還有的企業為了降低成本,跑稅收、跑電價、跑政策,不惜用上各種手段,請客送禮、推杯換盞……
但實踐證明,這些手段對于打開市場也許有一定的效果,但時效性往往有限,常常是銷售形勢好過一陣之后,市場重又沉寂下來。真正能夠持久的,還是化肥的功效。因此,無論把功夫下在什么地方,都不如下在真正讓農民增產增收上。農民是最講實際的。只要從政府到企業,踏踏實實地下一番功夫,深入田間地頭,手把手地教農民使用,有對比地教農民算賬,農民嘗到了甜頭,不用你自夸,農民自己就會幫你宣傳。這就叫金杯銀杯不如農民的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