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植保部門調查監測,今年小麥條銹病在我省漢中西部偏重流行,5月上旬以來,關中西部地區擴展迅速,局部偏重發生,發生程度重于去年,春季病葉始見期早,但流行期偏晚。截止5月15日,全省小麥條銹病發生面積188萬畝。
今年小麥條銹病在我省寶雞地區見病早,但中期擴展較慢,4月下旬,西安、咸陽地區陸續見病。進入5月份后各地病情擴展迅速,關中西部川塬灌區呈現流行態勢。關中西部的隴縣、千陽、鳳翔、岐山、扶風、陳倉、眉縣、金臺、渭濱、鳳縣、麟游等縣區普遍發生,隴縣、千陽等地偏重流行。關中中部的武功、秦都、渭城、涇陽、三原、周至、戶縣、長安等縣區點片發生,發病點迅速增加。
隴縣發生面積22.6萬畝,達標田7.3萬畝,平均病田率89.9%,平均病葉率0.9%,嚴重度10-40-100%,其中川塬灌區病田率100%,病葉率1.6%,最高病葉率60%;千陽縣病田率45.3%,病葉率0.6%;陳倉病田率37.6%,病葉率1.1%;眉縣渭河川道灌區未防治田平均病株率3.15%,病葉率0.35%,嚴重度5-10-60%,防治田塊平均病株率0.2%,病葉率0.05%,嚴重度5%以下;扶風縣病田率19.8%,平均病葉率0.2%,嚴重度15%。
目前小麥條銹病在陜南地區防治已基本結束,關中地區病害發展較快,特別是前期未防治田塊病葉率、嚴重度迅速上升,如不采取措施防治,勢必造成局部減產。為此,各地應積極行動起來,廣泛宣傳,發動群眾開展防治,確保今年小麥豐產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