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化肥
目前,化肥市場行情低迷,從尿素、磷銨、鉀肥到復合肥,廠商都或多或少存在博弈心理。事實上這種局面下,生產廠家和經銷商都面臨壓力和潛在風險,需要通過差異化操作來緩解。
生產廠家壓力顯而易見:其一,廠家前期收款均有計息,只要經銷商不賣斷,廠家就需要支付利息;其二,廠家庫存有限,如果走貨不暢,就面臨停產、限產壓力;其三,如果發貨推遲到到集中采購期,局部市場可能因運力限制銷量下降。
而經銷商不備肥雖然可以規避一些資金積壓和價格下滑的風險,但可能給來年銷售帶來壓力。今年開春,由于市場庫存水平低,局部地區就出現了貨源短缺現象。部分經銷商因主營產品缺貨,業績大幅縮水。
針對經銷商的拿貨積極性不高的情況,目前廠家都在千方百計鼓勵發貨。優惠政策相對豐厚,價格政策也比較寬松,有買斷、息、保底等。從近期了解的情況看,行業口碑好的廠家收款和發貨都有一定進展。
價格是一方面,產品也是一方面。相對于尿素、磷銨,復合肥的市場環境較復雜,產品種類、質量和品牌千差萬別,生產廠家規模、實力和策略差距大,導致復合肥價格影響因素較多。應該說,普通復合肥受原材料價格波動影響相對較大,而差異化產品受到沖擊要小得多。在這種情況下,有實力的復合肥生產廠家已經將重點轉向差異化產品的開發和推廣。以施可豐為例,目前以穩定型長效肥為代表的新型肥料,銷量已經達到總銷量60%。
建議經銷商也要有差異化的運作思維。對于普通產品要在數量不足上取勝,才有價格優勢。同時,要用差異化產品開拓新的消費點,尋找更大的利潤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