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農藥是世界公認的環境友好型藥劑,是農藥行業適應全社會綠色訴求和農業綠色發展的重要方向。雖然近幾年生物農藥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離市場的需求還有很大距離。
國務院近日通過的生物產業發展規劃,提出要大力發展生物產業,在2013~2015年,生物產業產值年均增速要達到20%以上;到2015年,生物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比2010年翻一番;到2020年,把生物產業發展成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規劃中還專門提到要發展農用生物制品,建立生物農藥等農用生物制品產業支撐體系,創制一批重大農用生物制品,并加速其產業化進程,提升產業國際競爭力。
為實現上述目標,規劃明確提出要研究完善現代農用生物制品企業扶持機制和產品生產應用補貼制度,健全適用于農用生物制品產業發展的法律法規。那么,農藥行業如何借政策之勢促進生物農藥研發和推廣?
筆者認為,關鍵是強化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加快構建具有農藥行業特色的技術創新體系。充分發揮企業主體作用,充分發揮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基礎和生力軍作用,加強區域創新體系建設,大力推進協同創新,進一步強化科技成果資源共享。努力實現“四個大幅度提高”,即大幅度提高企業擁有技術創新平臺的數量、大幅度提高企業研發投入的數量、大幅度提高企業承擔政府科技項目的數量、大幅度提高企業擁有科技成果的數量。大力促進產學研協同創新,加快企業技術創新平臺建設,創新和完善平臺管
理、運行機制,促進科技資源向企業開放。真正形成“全國一盤棋,地方有特色,企業有一手”的農藥行業創新特色。
生物農藥的研發要通過合法的“仿中學”、“學中創”,根據“市場需要”和“技術可能”這兩個關鍵因素來選擇開發,走一條仿制、仿創、完全創制三結合的創新發展之路,從而達到低投入、高產出的效果。生物農藥的生產必須高起點,避免“先污染、后治理”,要從工藝路線設計出發,實行清潔生產,提高產品轉化率、選擇性,要選擇好的工藝條件、安全有效的分離措施等,從源頭減少“三廢”,降低成本。
除政策外,生物(wu)農(nong)(nong)(nong)藥發展(zhan)還應(ying)充分利用(yong)(yong)植保系統(tong)的(de)(de)農(nong)(nong)(nong)化服務網絡、農(nong)(nong)(nong)業(ye)技(ji)術推廣優(you)勢(shi),抓好產(chan)(chan)需對接工作,產(chan)(chan)用(yong)(yong)緊(jin)密結合,加快(kuai)建立有機(ji)和綠色(se)農(nong)(nong)(nong)產(chan)(chan)品優(you)質優(you)價機(ji)制(zhi),把(ba)好農(nong)(nong)(nong)產(chan)(chan)品市場準入(ru)關(guan),嚴格監(jian)管化學農(nong)(nong)(nong)藥超標蔬菜的(de)(de)銷(xiao)售,倡導(dao)有機(ji)和綠色(se)農(nong)(nong)(nong)產(chan)(chan)品優(you)質優(you)價理念,鼓(gu)勵(li)農(nong)(nong)(nong)民使用(yong)(yong)生物(wu)農(nong)(nong)(nong)藥,舉全社(she)會之力,共同做大做強生物(wu)農(nong)(nong)(nong)藥產(chan)(chan)業(ye)。
作者為湖南省農(nong)藥工業(ye)協會(hui)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