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的一天电影完整播放在线观看,无码欧美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式影视,国产成人无码av,((丰满老女人》伦理hd,精品国产青草久久久久福利

首頁 >> 信息中心 >> 農資市場 >> 正文
國內化肥市場每日走勢評述
國內尿素市場動態簡報
唐山加強農資價格監管
//chinaqfs.com 2007-4-18 10:06:19 信息來源:新華網河北 瀏覽:

農業生產資料價格關系到農民的切身利益,多年來,唐山市各級物價部門一直把加強以化肥為主的農資價格監管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特別是2004年以來,化肥價格出現波動,為切實保護農民利益,促進農民增收,我們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總體部署和要求,進一步加大對化肥價格的監管力度,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農肥價格過快上漲,收到明顯效果。

    一是加強領導,強化責任。搞好化肥價格監管、保持化肥價格穩定直接關系到國家“三農”政策的落實,關系到廣大農民的切身利益,是我們物價部門的一項政治任務。為此,市縣兩級物價部門堅持把化肥價格監管工作擺上重要日程,納入總體部署。每年春耕備播及“三夏”期間,市局都成立農資價格監管巡視領導小組,定期或不定期到縣區進行巡視督導,及時協調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產生的矛盾。各縣(市)區也是一把手親自掛帥,抽調精干力量,實行層級負責,分片包干,進一步強化了責任意識,加大了監管工作力度。

    二是明確思路,強化措施。結合工作實踐和我市實際,經過對化肥市場形勢的分析研究,近年來,我們謀劃確定了“一控、二看、三訪”和“兩手抓”的化肥價格監管思路。“一控”就是 控制漲價源頭。深入基層,緊盯重點部位,充分利用和落實好當前國家相關政策規定,加強對化肥生產用電、鐵路運輸優惠運價和生產用無煙塊煤最高限價的監督落實。“二看”是指“看”住產、銷環節。一是由市縣兩級物價局派人看住我市重點化肥生產企業,不許突破政府限價;二是看住經銷企業進銷差率、批零差率不超國家規定。全程監控源頭生產和終端銷售,死看死守。“三訪”就是訪農戶、訪田間地頭、訪供求市場。執法檢查關口前移,深入農戶和田間地頭,直接了解和掌握農民用肥情況;構建省際市際物價關系,把握大架構、大市場、大信息量。利用農村價格監督網絡、農資價格監測網絡、省際市際價格信息網絡,密切關注東三省和京津等外地化肥價格動態,把握省外化肥市場價格動態的第一時間主動權。“兩手抓”是指:一手抓限價管差率,一手抓監測抓監控。與各有關部門緊密結合,采取全方位舉措,形成我市“確保用肥和穩定肥價的保護網”,確保價格杠桿的穩控作用。具體措施包括:

    第一,派駐價格監察員。向遷安化肥股份有限公司、玉田邦力大銀化工有限公司、遵化黎河實業有限公司、樂亭同樂化工有限公司、冀灤化肥有限公司生產企業和中農公司所屬灤縣、豐潤、遵化、市農資公司四個配送中心派駐價格監察員,價格監察員由所在地縣(市)物價局負責派出。監察員的職責是:以價格政策為依據,以派駐企業為重點,同時輻射各經營環節和鄉鎮農村,以廠為主,全面監管,按照“到位不越位,幫忙不添亂”的要求,監管化肥出廠價格到位;監管化肥生產價格優惠措施到位;幫助企業建立完善執行國家價格政策的制度和措施,制止亂漲價;幫助企業解決生產經營中的困難和糾正出現的問題;不干涉企業正常生產經營,依法行政,從源頭到終端全程監控,發現問題,及時反饋,及時處理。監察員的任務是:監察生產企業每天化肥的生產量、庫存量、銷售量、銷售價格、銷售去向,以及主要原輔材料價格變化情況。監察經營單位尿素、二銨、碳酸氫銨、高氮追肥、氯化鉀、三元素復合肥等主要化肥品種每天的進貨量、產地、價格,銷售量、銷售價格、銷售對象以及庫存情況,并負責情況上報。

    第二,實行提價審報制度。對化肥生產廠的實際出廠價格,由生產廠在國家和省規定的中準出廠價格和浮動幅度內確定,報設區市物價局備案。對化肥批發、零售價格實行差率管理,進貨運雜費在差率外根據實際合理費用收取。所有經營化肥的批發、零售企業以及銷售網點,按照規定的作價辦法確定價格,必須向市、縣物價局備案后執行。備案時批發或零售企業必須據實提供出廠價格或實際進貨價格和直接運雜費票據。化肥生產、經營企業及銷售網點必須嚴格執行國家有關價格備案政策規定,化肥生產企業實際出廠價格和銷售價格不得突破向市、縣物價局備案的價格。

    第三,加強市場價格監測。近年來,為了強化價格監測工作,我們建立了信息反饋長效機制,制定了重要工業品成本價格定期報告制度,進一步完善了農資市場供求價格信息預警預報制度,密切關注化肥市場動態,充分發揮各監測網點的作用,對化肥價格實施有效監控。①繼續堅持化肥價格周報、月報制度。化肥供求形勢發生較大變化或價格變動超過5%時要隨時上報,并分析原因,提出意見和建議,確保出現突發性價格變化能及時預警。②完善化肥生產成本定期報告制度,密切關注企業成本變化情況,由每半年報告一次改為每月報告一次。③認真受理價格舉報。各級價格舉報中心在“三夏”用肥旺季落實24小時值班制度,將舉報電話作為解釋和宣傳政府化肥價格政策的熱線,同時把舉報情況作為查處案件的主要線索之一,認真受理群眾投訴舉報,及時化解矛盾。④充分發揮農村價格監督網絡作用。以203個鄉鎮價格監督站為中心,積極組織專職檢查人員與義務監督員聯合行動,形成制止化肥價格欺詐等不正當價格違法行為的強大合力。

    第四,加大執法檢查力度。市縣兩級物價部門每年都要根據用肥季節和化肥市場價格形勢,安排部署對化肥價格的日常巡查和專項檢查。對生產企業重點檢查不執行規定的出廠價或采取其它形式變相提高出廠價,是否執行價格備案制度,有無肥源外流問題;對化肥經銷單位重點檢查批發、零售環節是否超過規定的加價率、是否轉手倒賣層層加價,是否執行價格備案制度,有無不按規定明碼標價或利用標價進行價格欺詐以及摻雜使假、以次充好、缺斤少兩、囤積居奇的問題等。通過不間斷的日常巡查和有重點的專項檢查,既保持了對化肥市場價格違法行為的高壓態勢,形成了對價格違法者的威懾效應,又監控了市場價格動態,及時發現并有效制止了一些傾向性和苗頭性問題,保證了化肥價格的基本穩定。比如,在去年“三夏”期間,我市各級物價部門組成45個檢查組,從3月份到7月份,在全方位監測、不間斷巡查的同時,根據用肥季節,先后組織了四次大規模的化肥價格專項檢查,共檢查相關生產、經營單位600多家,對15起價格違法案件依法進行了查處。今年從3月中旬開始,市縣兩級物價部門又組成37個檢查組,對全市各化肥生產、經營單位進行了拉網式檢查,目前檢查正在進行當中。

    三是積極引導,強化自律。在化肥價格監管方面,我們一直堅持疏堵結合的辦法,一手抓穩定價格,一手抓穩定貨源。為了既穩定化肥價格,又確保市場貨源,我們結合價格信用建設工作,每年都召開有生產廠和經銷商參加的化肥供應協調會,要求產、銷雙方以大局為重,嚴格執行價格政策,發揮好骨干企業的主渠道作用和平抑市場作用。同時通過發放政策提醒函、警示函,召開告誡會等形式,對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進行糾正和規范。政策提醒函確保發放到每一個化肥生產、經營單位。根據形勢需要不定期召開本轄區內主要化肥生產、經銷企業告誡會。通過嚴肅執法與正面引導有機結合,進一步強化了企業價格自律意識,提高了執法效果,確保我市化肥市場一直保持著價格基本穩定,貨源相對充足的良好態勢。

    除了各級物價部門積極采取有效措施,不斷加大監管力度外,一些化肥經銷企業也堅持誠信經營,很好地發揮了主渠道作用。例如,2004年,灤南縣供銷合作社生產資料公司改制組建成大型股份制農資購銷企業——灤南縣惠農農資超市有限責任公司。截止到2006年底,該公司在全縣已擁有連鎖店227個,占全縣594個行政村的38.2%,平均每2.6個行政村就有一個該公司的連鎖店。各連鎖店實行統一陪送貨物,統一銷售價格,因此該公司的價格基本代表了全縣農資市場的銷售價格,而且保證了價格的基本穩定。另外該公司主動與當地物價部門溝通,在物價部門的指導下,制定完善了一系列農資價格管理制度。例如,該公司農資零售價格在物價部門的監督指導下,根據國家限價規定和農資市場情況綜合確定。為確保各連鎖店農資價格嚴格執行公司價格,各經營網點與公司簽定加盟協議,其中包括價格執行及違約責任等內容。同時加盟店向公司交納5000元保證抵押金,按3‰月息計息,加盟期間若發生價格違約行為,其違約金從保證金中扣除。協議期滿,公司將保證金及利息一并退還加盟店。該公司還專門設立了市場價格監管部門,不定期的對所屬網點的農資銷售價格情況進行檢查,對發現銷售價格高于公司確定價格的行為,依照協議規定進行處罰。

    通過各級物價(jia)部門的(de)(de)積(ji)極引導和(he)有效監管,通過農(nong)資(zi)(zi)企業的(de)(de)誠信經(jing)營和(he)發揮(hui)主渠道作用,近年來,我市的(de)(de)農(nong)資(zi)(zi)市場價(jia)格基本保持在(zai)一個相對穩定的(de)(de)水平,而且貨源充(chong)足(zu)、供(gong)應正常。

【發表評論】 打印本文】 【關閉本頁】 【

相關信息
  ·唐山加強農資價格監管 (2007-4-18)
  ·農資價格上漲制約河北農民增收 (2007-4-17)
  ·一季度江蘇農資價格上漲2.3% (2007-4-16)
  ·農民春耕訴苦:農資“沒有不漲價的” (2007-4-16)
  ·江蘇農資產品質量狀況總體穩定 (2007-4-16)
  ·淺析尚需完善的農業生產資料減免稅政策 (2007-4-13)
  ·三亞:今年農資市場預計購買量增價跌 (2007-4-12)
  ·黑龍江省農資市場聯合調查 (2007-4-12)
  ·中國農資行業發展趨勢 (2007-4-12)
  ·農化視點:希望和責任 (2007-4-11)

2004-2009©版權所有:農資網,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農資網保留一切權利
客戶中心:0371-63563512 13903839098 技術支持:0371-6356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