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正值小麥產量形成的關鍵時期,受異常氣候影響,今年小麥病蟲害發生時間早、面積大、流行快,特別是小麥赤霉病、條銹病、紋枯病和小麥蚜蟲、麥蜘蛛、吸漿蟲“三病三蟲”呈加重發生趨勢,與西南西北部分地區持續發展的旱情一起,對夏糧生產形成威脅。4月12日,農業部在河南省鶴壁市召開小麥主產區防病蟲促春管保豐收現場會,全面部署以病蟲害防控為重點的小麥中后期田間管理工作。
據全國農作物重大病蟲測報網監測,全國小麥病蟲害累計發生2.03億畝,較去年同期增加58.3%。預計隨氣溫回升和降雨量增加,小麥病蟲害將加速發生蔓延。據農業部農情調度,四川、陜西、甘肅、河南、山西等地旱情仍未根本緩解,山西、陜西、四川、甘肅2500多萬畝小麥受旱。據中國氣象局預測,4月份局部地區旱情將持續發展,影響小麥生長發育和產量形成。預計4月下旬,冬麥區仍有冷空氣過程,增大了遭遇“倒春寒”的幾率。
農業部要求,各級農業部門要抓住中央加大政策扶持的有利時機,按照“爭大穗、增粒數、攻粒重”的總體思路,采取“分類管理、防病治蟲、科學抗旱”的技術路線,迅速行動,突出重點,環環緊扣,加大力度,強化措施,全力抓好中后期田間管理各項措施落實,確保夏糧生產首戰告捷。一要不折不扣抓好政策落實。迅速落實資金,細化實施方案,嚴格招標采購,加強調度檢查和技術指導,切實保證“一噴三防”的質量和效果。二要突出重點抓好病蟲防控。立足“蟲口奪糧”,推行分區治理,著力打贏“三大區域”防控突擊戰。江淮和黃淮地區突出抓好以赤霉病為重點的預防控制,西南及漢水流域突出抓好以小麥條銹病為重點的應急防治,西北和華北地區突出抓好蚜蟲、紅蜘蛛、吸漿蟲、紋枯病等病蟲害的統防統治,充分發揮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百強組織”和示范組織的作用,優先推進整片整村的統防統治作業,加強防治效果考核評估。三要分類指導抓好田間管理。及時組織專家和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查苗情查墑情,制定完善分類管理技術方案,指導農民落實田管措施。水澆地麥加強肥水管理,重施拔節肥,巧施穗粒肥;旱地麥加大科學抗旱力度,科學運籌肥水以及鎮壓、劃鋤等抗旱措施;稻茬麥重視排澇防漬,排澇降濕,防漬抗逆。四要未雨綢繆抓好災害防御。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做好防春旱、防“倒春寒”、防“干熱風”、防倒伏的各項準備,提早制定防范預案,及時發布預警信息,指導農民落實有針對性的防范措施,旱象顯現的地方,應大力開展組織動員農民抗旱澆麥。五要及早籌劃抓好跨區機收。及早制定搶收搶種工作方案,發揮機械化作業的優勢,加快收獲進度,確保夏糧豐收到手、夏播作物適期播栽,確保夏收、夏播兩不誤。
據(ju)悉(xi),今(jin)年(nian)中央財政繼(ji)續實(shi)施(shi)防(fang)災(zai)減災(zai)關鍵技術補助,安排(pai)17億元(yuan)(yuan)專項資(zi)金(jin),將(jiang)冬(dong)小麥“一噴三防(fang)”補助范圍從(cong)11個(ge)主產(chan)省(sheng)擴大到(dao)20個(ge)生產(chan)省(sheng),首次實(shi)現冬(dong)小麥“全覆蓋”;同(tong)時,新增(zeng)小麥、水(shui)稻苗期(qi)病蟲害統(tong)防(fang)統(tong)治資(zi)金(jin),累計安排(pai)農(nong)作物病蟲害防(fang)治補助資(zi)金(jin)8億元(yuan)(yuan),比去年(nian)同(tong)期(qi)增(zeng)加(jia)4億元(yuan)(yuan)。